2025-07-09 星期三

法治人物:播撒司法阳光的年轻人

来源: 编辑:张坷

中国网12月15日讯 (见习记者 孙文)有这样一个80后,他30岁出头就当上了全国十佳法庭的庭长,先后获得三明市政法系统公正执法先进个人、福建省最美法官等十几个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其何许人也?他就是大田县建设法庭的庭长――李勤模。

前些时候,李勤模当选“最美法官”的消息见诸媒体,经常有人会问:李庭长年纪轻轻,究竟“美”在哪?

五年前,李勤模担任建设法庭领导这个重担时,李勤模心里确实有些忐忑:“建设法庭可不一个普通的法庭,先后荣获了中国十佳人民法庭等殊荣,面对这样一个先进法庭,能胜任得起来吗?”别说李勤模自己心里不安,连当地不少群众也曾打过问号。可是,在这样的压力和重托下,李勤模用自己的行动回答这个疑问,在建设庭庭长的岗位上,他总是不辞辛劳地播撒司法阳光,用心守护着建设法庭辖区十里八乡百姓的安宁。

2014年9月,大田法院建设法庭在审理奇韬煤矿劳动争议纠纷5个案件时,李勤模了解到相似情况的劳动者还有46人,部分人准备起诉,另一部分人为了能迅速获得补偿准备阻挠施工,形势非常艰巨。李勤模闻讯后,立刻赶往奇韬,他一次又一次地做工作,当面给劳动者讲情、为用人单位讲法、与镇政府说理,从“背靠背”地沟通,到“面对面”地调解,来回往返5趟之后,最终,使劳资双方各自后退一步,分批分期支付补偿款的调解协议。不安定的阴霾逐渐散去,皆大欢喜的局面是在场的各方握手言欢、开怀大笑——原先捏了一把冷汗的镇政府领导,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说:这个李勤模,有两下子!

合理的调解让群众满意,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情。当家庭困难的群众得到合理的赔偿,他们感动的泪水,也是对法律工作者最深情的诠释,李勤模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处理的每一件案件,当事人都会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去年,太华镇太华村为陈某的建造新居,万湖村连某与丈夫受雇到搭建脚手架,连某不慎从三楼坠下,摔成一级伤残。陈某父子拒赔,连某一纸诉状诉至法院。而被告方陈某父子公开扬言:“不管你法院判多少,反正我一分钱也不给,有钱我也不放在自己的户头,叫你们判了也拿不到钱” 。

李勤模作为该案的审判长,李勤模了解到,连某的丈夫8岁丧父,生活十分困难,在高昂的医疗费面前素手无措,如果不给予帮助,连某将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了解情况后,李勤模和同事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到被告陈某村部和陈某的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厌其烦地动员村干部和陈某亲友不断给陈某做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第4次做工作之后,陈某父子终于同意赔偿原告10万元,连某得以继续治疗,有了生的希望。

合理的调解彰显法律的温情。在得知事情得到合理的解决,自己的媳妇得以继续治疗,连某的80多岁的婆婆,紧紧拉住李勤模的手,涕泪横流,用不知道练习过多少次、可还是说不标准的普通话,叨叨絮絮:“谢谢法官,谢谢法庭,是你们给了我们新的希望。”

当事人的感动的“哭”和满意“笑”,是对李勤模工作的最大肯定。当听到干部群众的由衷的赞美时,他总是谦逊地说:“我们都是播撒司法阳光的人,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