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星期三

林平专题集邮展在福建中医药大学举办  助力人文素养教育新模式

来源: 编辑:张坷

中国网12月14日讯(记者周晓磊)由福建中医药大学主办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梦”林平集邮专题展12日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拉开序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此次邮展以翔实的邮品资料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直至追逐民族复兴之中国梦的过程。让大学生们共同铭记历史,重温牢记,不忘初心。

“这是‘第一次党代会会址(上海)’、南昌‘八一大楼’、‘延安宝塔山’和‘北京天安门’”、“这贴片邮票中的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董必武等是1921年7月23日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党代会代表”…面对现场同学们不停抛出问题,林平一一耐心讲解。一张张信封、一个个邮戳的背后都诉说着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在480多枚栩栩如生的藏品面前,我们感受到冲击与震撼,深刻体会了小邮票记载历史的独特魅力。”一名大四的陈同学告诉记者。

集邮除了“增知、储财”外,更能“益行”,可以提升人们的文化修养、增强人们的求知欲望。行走在众多邮票、封片之间,林平告诉记者,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他被调到学校负责全校研究生培养和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科研素质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有40多年集邮历史和10多年研究生导师资历的学术型党务工作者,他通过举办集邮讲座、组织集邮展览等方式引导研究生参加集邮活动,通过集邮文化娱乐使研究生不由自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造就良好的科研素质。这不但可以让集邮文化在深入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发挥作用,更是集邮人追逐“中国梦”的具体行为,是集邮的正能量。

关于集邮与学业专业间的联系,林平说,集邮培养人们的严谨作风 ,集邮是一种收藏活动,收藏要从一枚邮票一个信封做起,而且做有心人、细心人,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发现特色藏品、提高藏品的珍罕性。据悉,该校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将集邮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纳入“研究生人文素养系列课程”中,开设《研究生人文素养课程—集邮篇》,深受研究生的欢迎。

此前,林平还运用邮票、原地封片以及邮集贴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可以使邮资票品的资料性和史料性得以充分展现,并在党校利用邮票讲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使学员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追逐中国复兴之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授课效果甚好,深受学员们的赞誉,同学们纷纷表示,不仅增长了知识,更让我们经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据悉,此次展期时间为12~15日为期三天。

简介:林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福建省集邮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邮展评选员,集邮40多年来,共发表50多篇集邮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获得优秀论文。个人集邮《环境·文明·人》获1988年福建省“环保杯”集邮展览三等奖,《中国古代文物》获1990年“闽粤赣边区集邮联谊会首届集邮联展”二等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梦”》获2013年“福建省集邮展览”特等奖。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