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背景
成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
截至2015年12月
全市有户籍人口1228.05万(不含简阳市)
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259.88万人
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1.17%
80岁以上老年人口38.56万人
占老年人总数的14.83%
老龄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
相关部门预测
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340万人(含简阳市)
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8万
未来10年内,本市人口将继续呈现老龄化、高龄化快速增长和养老服务需求大量增加的趋势
截至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259.88万人,占全成都市户籍总人口的21.17%,老龄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或将达到340万人(含简阳)……当前,成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快速增长和养老服务需求大量增加,不仅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严峻的社会问题。8月1日起,《成都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将正式施行。这是成都首次以地方立法的方式,明确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的政府、社会、市场的职责,促进全市养老服务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市民政局、市老龄办相关负责人昨日对《条例》的起草背景及亮点内容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规划建设
城市总规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标准
《条例》规定,市民政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部门,制定全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设置养老服务设施。
建设方面,新建居住(小)区中多期建设的,应当在首期进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但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要的居住(小)区,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设置。
关键词·居家养老
政府老年助餐服务覆盖所有社区
《条例》明确,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基础,由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协助家庭,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餐饮配送、代缴代购、医疗保健、心理关爱、文化娱乐等服务。
其中餐饮配送方面,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规划并设置老年食堂和助餐点,确保老年助餐服务覆盖所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