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司债融资渠道的收紧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房企融资结构随之发生变化。据同策咨询研究部统计,2016年12月份,40家典型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共计717.97亿元,环比11月份的363.72亿元增长97.40%。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份、12月份房企无任何一笔人民币公司债发行。此外,去年12月份海外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161.72亿元,环比上涨近3倍。
同策咨询研究部研究员张吉辉认为,去年12月份房企融资额度环比大幅增加,虽然距离2016年度峰值仍有一定距离,但已远高于2016年下半年的平均水平,人民币融资并未显现出任何特殊优势,市场化的融资方式目前仍占有主导地位。
增资扩股频发
据同策咨询研究部监测,2016年12月份,上市房企融资活动频率增加,融资渠道多元化,各渠道所占融资额度大幅调整,境内再融资成为当月最主要的融资方式(42.36%)。其他融资方式包括:境内银行贷款(占比12.26%)、海外发债(10.50%)、委托贷款(9.71%)、其他债权融资(9.47%)、中期票据(7.55%)、海外银行贷款(4.58%)、信托贷款(3.54%)和海外配股再融资(0.03%)。
通过对比发现,上市房企主体或其子公司增资扩股式融资频发。
具体来看,中国恒大以增资扩股的方式为恒大地产引入300亿元的外部投资。另外,招商蛇口同样以增资扩股的方式为其未上市子公司引入合资方,股权融资达0.58亿元。其余部分则均为小额度的港股股票认购权计划。
此外,在12月份预案中,华夏幸福与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签署《增资协议》,引入不超过20亿元资金,其中9亿元注入注册资本以换取45%项目公司股权,多余部分则计入资本公积。
而同策咨询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上述40家上市房企实现的股权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304.33亿元,占12月份总融资规模的42.39%,相比11月的8.47% 巨幅增加。
事实上,《证券日报》记者从Wind咨讯获悉,2016年股权融资金额排名第4的行业即为地产行业,融资1473.3亿元,而通过增发募资行业排名第3的则是房地产行业,增发总额达143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