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星期三

泉州市将出台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

来源:中国网 编辑:颜学辉

中国网1月6日讯(记者 郜积学 通讯员 李加军)城市绿地系统是应对地震、火灾等重大灾害时,人民群众紧急避难、临时安置的重要场所,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防灾避险能力,福建省泉州市将出台《泉州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目前已完成初稿。根据《规划》,涉及范围约450平方公里,包含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双阳及万安街道)、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濛园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分近期和远期两个部分,其中近期从2017年到2020年,远期从2021年到2030年。预计到2030年,涉及避难人口约270万人。

《规划》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布局、分类细化,安全通达、就近布局,平灾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立足城市现状,结合现有及规划的城市公园、沿河绿带、城市绿地、城市广场及各类学校的运动场地,科学设置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完备的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隔离缓冲绿带和绿色疏散通道等,形成一个防灾避险综合能力强、各项功能完备的城市绿地系统。各类避险绿地规划人均指标根据“福建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要求”的避难场所标准规划设计,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泉州市防灾避险绿地分为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紧急避险绿地三大类。其中,防灾公园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为居民提供较长时间的避灾生活场所、救灾指挥中心和救援、恢复建设等的活动基地,必须具备完善的避灾、救援设施和物资储备;临时避险绿地是指在灾害发生后,为市民提供较短时期(数天至数周)的避灾生活和救援等活动的绿地;紧急避险绿地是指在灾害发生后,市民可以在极短时间内(3—5分钟内)到达的避险绿地,满足短暂时间的避灾需求。

《规划》的编制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防灾避险功能,提升市民的安全指数。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