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星期六

职称申报将建黑名单 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

来源:中国网 编辑:吴海东

 

不发表论文就评不上教授、过不了外语考试就无缘评职称……近年来,我国的职称评定制度屡遭诟病。昨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向社会公布,对职称评定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意见》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并明确提出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此外,《意见》明确,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通过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亮点1

外语和计算机考试不作统一要求

评职称对“靠技术吃饭”的人来说不仅涉及个人的收入和晋升,也被看做是评价个人业务水平和贡献的一把标尺。

我国职称制度主要经历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技术职务任命、1977年至1983年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1986年以来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阶段。现行职称制度共设置科学研究、工程、农业、卫生、教师等29个职称系列。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职称制度的建立,对于激励、选拔、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与专业技术关系不大的指标也被塞进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中。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的职称评定,有时反倒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羁绊。

以职称外语考试为例,设立20多年来,一直伴随着“一刀切”“鸡肋”等质疑。据报道,某作家已经出版发表了几百万字的报告文学、小说和散文,并多次获奖,但由于不能通过外语、计算机考试,迟迟未能获得副高职称(二级作家),一度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此外,作为职称评定的“敲门砖”,职称外语考试成为部分机构与个人的摇钱树,滋生各种乱象。

如今,《意见》明确: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据新华社

1 2 3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