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斯杯比赛的失利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背负很大的压力,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后,也坚定了在里约奥运会打翻身仗的使命感。”9日下午,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召开的里约奥运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谌龙如是说。
时光倒转至2016年5月19日晚,正在进行的汤姆斯杯四分之一决赛上,担任第一单打的谌龙以1比2负于韩国选手孙完虎,最终使得中国队无缘4强,创造了中国队参加该项赛事34年来的最差战绩。赛后谌龙对自己的表现很不满意,而孙完虎则直言,谌龙的缺点很明显——“太急躁”。
汤姆斯杯的“滑铁卢”让谌龙痛定思痛,决心在里约奥运会中彻底翻身。“很多人问我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战胜李宗伟的秘密是什么?我想最重要的是心态。”谌龙坦言,近一年备战奥运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汤姆斯杯对韩国的比赛的失利让他十分自责,“封闭训练过程中,我不断与教练沟通,列出针对自己的训练清单,体能上调整的同时,各项指标与训练时间有效地进行衔接,旨在最后阶段能达到巅峰。技战术方面制定了改变传统战术的决定,也就是以我为主、提升速度、加强突击和进攻,希望在奥运会上不再被老对手吃透、适应。”
谌龙告诉记者,从奥运会一开始,他就尽量减少和媒体的接触,希望自己的心理状态能调整到最佳,心无旁骛地准备比赛,这样,在赛场时才能投入全部的精力专注于如何战胜对手。“林丹和李宗伟都是非常伟大的球员,他们在半决赛中的激烈对决,让我观察到了更多李宗伟技战术和心理状态的细节,在与李宗伟的决赛中也能更冷静地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谌龙说。
“能将羽毛球男单奥运金牌连续3届留着中国、留在福建的这一任务圆满地完成,我感到无比光荣。”谌龙感慨,整个奥运备战过程非常艰辛,每当他有犹豫的时候,一想到所有关心和支持自己的人,就能咬牙挺住,撑过难关,“总的来说,是有了赛前有效的训练、有了坚定的信心,才能在奥运会上达到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