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17日讯(记者 李永贵)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走出去”一直是闽商的传统。在“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借助海外华人社团、商会组织,闽企“走出去”具有先天优势。
1月1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福建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为期5天,政协委员纷纷向大会提交提案,为建设新福建,积极献计献策。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等“五区叠加”政策为福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系列政策的利导下,福建企业“走出去”在“海丝”沿线国家投资兴业的步伐加快。
福建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5年福建省对“海丝”沿线国家地区投资增势强劲,投资备案项目达48个,投资额达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2016年上半年福建全省备案对外投资项目321个,同比增长154%;中方协议投资额69.7亿美元,同比增长105.9%。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林种植业、远洋捕捞及水产养殖、纺织服装传统制造业等。
较国内相比,虽然“海丝”沿线国家投资需求大,投资要素成本较低,但在实际投资过程中缺乏税费政策了解、产业配套能力弱、融资渠道匮乏,资金周转难等系列难题,成为影响闽企海外投资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