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互联网+”的春风,吹皱了广袤农村的一池春水。眼下,很多农民不仅学会了网购,还做起了电商。红土地、黑土地、黄土地,纷纷接入“互联网+”快车道。据农业部预计,2016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总额可达2200亿元,同比增长46%。曾经闭塞的山村,用山野最淳朴的味道敲开城市的大门,为贫困的人们换来脱贫的希望;曾经愁卖的农户,将枝头最新鲜的收获销往远方的市场,为致富的梦想增添腾飞的翅膀。
“互联网+三农”,重构农村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一进程离不开农村电子商务的助力。网络上闯荡的农民兄弟,正紧紧追逐着市场的需求变化,卖土货、卖手工,卖出了传统产业新活力;卖休闲、卖民宿,卖出了第三产业新天地。
今天,我们就走进3个村庄,结合大数据,看看如今农民做电商,最需要哪些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