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28日讯(记者 李永贵 实习生 杨龙威)2月28日,由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中国大众学会剪纸艺术委员会、福州市群众艺术馆共同主办,以“金鸡报春 百鸡百福”为主题的剪纸名家作品在福州联展,共展出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区的剪纸名家近百幅作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中国民间剪纸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专题创作的作品,将鸡的形象,与人物、吉祥文化、传说故事、古代诗文等内容相结合,通过剪纸形式展现出来,造型生动,虚实相生,夸张奇巧,既有现实主义色彩,又富有浪漫气息。
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徐阳现场展示技艺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本次展出的100余幅原创手工剪纸作品是由来自福建、湖南、山东、北京等15个省市80位剪纸艺术家创作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为农业普查年,福建省剪纸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福州市剪纸学会副会长董雅萍女士专门制作了巨幅剪纸作品献礼农业普查,上面还书写有“农业普查福到农家”八个大字。
“该幅作品长2.4米,宽1米,以无纺布为材料,共花去一周时间制作。”董雅萍表示,该幅作品是她迄今为止所做最长、最大的一幅。之所以制作该作品,是为了向市民推广农业普查的重要性。
2009年,中国剪纸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今的许多剪纸作品仍保留着传统的线条结构手法,氤氲着汉代石刻的古老遗风,夸张中求真实,变形中求神似,简洁中潜丰厚,象征中透意趣。”身为福州董雅萍剪纸传习工作室的负责人,董女士自身也在不断地为弘扬、推广剪纸艺术做努力,在上午的活动现场,就有她和同事一起在艺术馆大院里现场演示剪纸技艺,引得游客争相观看。
董雅萍说,目前她每周也都在一些高校上课,把这门古老的民间技艺带入大学生课堂。“大学生不仅对此很感兴趣,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也很强,有不少人也愿意学,原因就在于剪纸文化和其他美术作品并不太一样,剪纸源自民间百姓生活、它更加注重和民间的联系。”
据悉,此次剪纸展将持续到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