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星期二

惊呆!小学性读本引发吐槽 图文解释男女性爱过程尺度过大专家称不能用

来源:中国网 编辑:颜学辉

有媒體報道,杭州蕭山一位二年級孩子的媽媽在其微網志上吐槽學校發放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稱教材尺度太大,並曬出含有“男女生殖器相關介紹”的圖片,引發網友熱議。

3日下午,孩子的爸爸在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採訪時表示,學校所發的這本書稍微有些赤裸。他介紹,該本書是學校發的“漂流讀物”,讓孩子在家讀幾天后再歸還。不過,家長並未知曉此事,自己是在孩子把作業交給自己簽字時才發現的,當時有些不知所措。

他表示,這個教材如果能夠再委婉些,像一些歐美國家使用卡通圖片那樣就更好了。此外,老師如果能在課堂上多引導孩子去閱讀,同時,也提前告知家長在家輔導孩子閱讀,這樣的課程還是挺好的,自己也並不排斥。

那麼,教材尺度確實“太大”麼?該讀本出版單位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相關負責人回應,這個爭議之前也存在,此前,教材出版後也曾引起爭議。不過,它並不像一般的少兒讀物,作為教材,它肯定有嚴格的審查流程,也符合教材編寫的初衷,把握教材教學的規律。

對此,有專家分析,很多學生從低年級起就對自己是從哪來的感到好奇,若不能從正當途徑解答,他們很可能會向黃色書籍、網站尋找答案,這會對孩子産生誤導。

該專家也表示,文配圖的目的是解答孩子的疑問,更形象。孩子的世界很單純,不能用成人的觀點看孩子的世界。

此外,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玫玫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教材怎樣使用確實有學問,尤其對於家長事前要有告知和溝通。不論是在校內用還是拿回家自學,都需要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援,家長有知情權和指導孩子的義務。

家長吐槽

二年級教材講述“人的誕生”

博主貼在網上的教材,但只拍到畫面的一半,原意為“不要給別人看自己的生殖器”。有網友認為不斷章取義的話就沒問題。

小學性讀本引吐槽。這套名為《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的教材自2010年開始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主編係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負責人劉文利。

事實上,早在2015年,知乎上就有一名職業是小學教師的網友(知乎ID:心誠,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593693/answer/58999207)發表過對這套教材的使用心得,評價是“很不錯”,“視野開闊,角度中肯”,“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每學期一本,內容涉及學齡兒童情緒管理、社交、性健康、性別權利等諸多方面”。

這位教師表示,儘管也有“內容這麼直白,難以啟齒”的時候,有些同事也“猶豫、拖拉、不敢講”,但是因為北師大的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給老師們精心準備過幾次培訓,“教我們怎樣坦誠地對學生講課,不要羞于啟齒,還教我們怎樣安排課程,設計教案。”他表示:“關鍵要坦誠,不能表現出羞于啟齒的心理。”

關於學生對這套教材的反饋,這位教師也有生動的描述:

“孩子們剛拿到書,打開一看,好多孩子都捂住眼睛,大喊,啊,羞羞臉!啊,我不敢看!……當然,也有一些孩子是很坦然地看的,因為他們心裏沒有那種以性為羞恥的觀念。當我開口講課時,有個別孩子居然蓋上書本,捂住耳朵,説,我不聽,我不聽。我就嚴肅地對學生説,這些知識都是講我們自己的身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都會發生,我們為什麼不了解一下它們呢?”

“三年級學生基本沒有性慾望,都當普通知識學了。當然,他們是很好奇的,於是爭著傳閱二年級的書(講人的誕生)。”

澎湃新聞記者在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的網站(http://www.sexualhealth-education.org)上看到,課題組“以‘將性教育納入中國義務教育課程體系’為己任”,以北京市流動兒童學校為實驗學校,目前已在北京市十余所流動兒童學校開設了系統的小學性教育課程。而劉文利博士畢業于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現就職于北京師範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從1988年開始從事兒童性教育研究和實踐工作至今。

據該網站介紹,課題組是“依據教育部《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並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本土化,研發了小學1~6年級的性教育課程內容,每個年級12課時,六年共72課時”。“這套教材的問世,使中國成為世界範圍內第一個將《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本土化,並出版小學全套性教育教材的國家。”

截止發稿時,“小學生性教育讀本”在微網志熱搜上排名。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