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7日讯(记者 陈秀娟 通讯员 陈玮)“用北京的钱办连江的事,用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用政府的钱办老百姓的事”。该行自成立以来,精准发力,主动作为,在支农业、惠民生、补短板,服务连江经济发展上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银行在政策、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挑好“三农”重担,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倾力服务连江“新三城”建设。截至2017年2月末,该行贷款余额54.54亿元,为连江“新三城”建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生福祉挂心中,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连江县中心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景观、公共配套服务等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与提升,但土地资源存量不足、用地不集约、居民生活环境不佳、产业功能与中心城特色不足等问题也同时困扰着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城区内各村缺乏统一规划,既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在消防、环境卫生、用电安全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危及农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该行得知情况后,积极走访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依托当地实际,主动谋划融资方案,递交呈阅卷,全心全意协助当地政府统筹推进旧城改造。为加快项目落地,该行高度重视,认真配合当地有关部门收集材料,迅速将其项目情况向市分行、省分行汇报,形成省市县各行三级联动效应,驶入项目调查、审批、投放三个“快车道”,为项目顺利实施给足充分的准备时间。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投放9.8亿元农村土地整治中长期贷款项目。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该行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尊重百姓意愿,维护百姓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项目准备阶段,该行就配合有关部门提前开展征求民意、坚定百姓信心和维护百姓利益等工作,让群众提前知情、全程参与。积极宣传动迁及补偿政策,做到整治前百姓乐意,整治中百姓同意,整治后百姓满意,“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确保了人民真正受益。
目前,连江县敖江镇毗屯村、浦下村、下山村、青塘村、小湾村、岱云村、杉塘村7个村庄均已进行土地整治,提高了土地资源使用率。
真情注入暖服务,打造美丽新农村
连江县的“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保障性住房无疑是最大的前提,先把社会保障性质住宅工作做好、做到位,就将率先抢得建设先机,赢得发展主动。根据需求调查表明,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连江县现有的安置房数量已不能满足拆迁户的需求,还有很大一部分住房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社会尚未保障住宅,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安居乐业”,因此尽可能新建更多高品质的拆迁安置房、不断满足拆迁户的需求已迫在眉睫。这对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行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当地政府沟通商讨,在推介贷款产品的同时,详细介绍农发行在贷款期限和还款模式上的政策优势,培养配合密切度,做到“无缝衔接”,撬动“快速反应,高速办贷”的工作引擎,积极落实贷前条件,保证项目落地“快、准、精”,建造精品“工程”。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投放4亿元棚户区改造贷款项目。
“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隔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该行将“真情”二字牢记心中,在敖江棚户区改造期间,该行工作人员配合当地政府亲切慰问项目区内老百姓,嘘寒问暖,了解大家在改造期间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力所能及的帮助大家,让大家能在最快时间内住上美丽、宽敞的新房。
目前,已建成安置房900套,让3106位农民住上了明亮、宽敞的新房,让老百姓的“幸福”落到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