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的技术门槛不高,仿冒成本较低,我们产品被仿冒的太多了。”江苏无锡三凤桥肉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与仿冒产品的“斗争”从未停止。
最开始,公司在食品外包装封口处贴上纸质标识,后来改进为不干胶,通过正规防伪产品生产企业设计制作,将注册商标图案印在标识上。时间不长,市场上又出现一些打着该公司旗号的产品,外包装是真的,但里面铝箔袋包装的食品却是假冒的,为维护百年老店的品牌,公司便在内包装上也印制企业标识,还尝试把官网及旗舰店二维码印制在包装上,顾客一扫描就能自动跳转,方便比对。
然而,防伪标识这一生产企业赖以维护自身品牌的“救命稻草”,却也成了造假售假的“重灾区”。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广西、湖南、江苏、安徽、广东等地查获多起通过假冒的防伪标识制售假货的案件,涉案金额动辄逾亿元。
“目前市场上大量存在着未获得资质的防伪标识制作企业,会给假冒伪劣产品以可乘之机,这对正规生产企业来说更是防不胜防。”这位工作人员苦恼地说。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登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系统(http://www.aqsiq.gov.cn/search/gyxkz/),即可查询所有拥有防伪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录。目前,显示品种规格为“防伪标识”的获证企业全国有219家,放宽范围查找品种规格涉及“防伪”的(包括防伪标识、防伪材料、防伪票证等)获证企业为723家。然而,仅从某电商平台搜索“防伪标识”,就有几千个卖家声称可以提供防伪标识印制服务,甚至有“送防伪查询系统”“厂家直销、量大从优”的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