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18日讯(记者 陈晶晶)8月23日,国务院批准实施《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指出要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独具特色、两岸同胞向往的国际旅游岛。平潭在实验区、自贸区的基础上又增添一个响亮的“金字招牌”和“烫金名片”,形成三区叠加、多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凭借着区位优势和叠加政策的影响,对台的优惠政策成为其区别于其他旅游岛发展的亮点。
平潭国际旅游岛位于台湾海峡中北部,距台湾新竹仅 68 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是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沿平台。而对台交流合作的独特优势,使平潭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更清晰:打造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即突出对台前沿区位优势,秉持“两岸一家 亲”理念,促进两岸人员往来便利化,探索更加开放、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实行更加灵活、包容的对台政策。同时,深入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社会、旅游等各领域交流合作, 促进两岸经济全面对接、文化深度交流、社会融合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提升城市服务,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平潭自然文化资源独具特色,拥有良好的港湾和优越的岸线,海蚀地貌景观更是遍及全区。在此次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上,平潭提出构建“一廊两环五区”的发展格局,一廊即海峡旅游廊道;两环即陆上旅游环、海上旅游环;五区即坛南湾滨海度假区、海坛湾滨海旅游区、坛北文化体验区、坛东民俗旅游区、离岛生态休闲区。其中,海峡旅游廊道将发挥平潭连接两岸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旅游便利化政策,将平潭至台湾打造成为游客往来两岸的重要走廊和通道。
构建两岸旅游开放合作平台,如何打通两岸往来的重要通道?政策优惠的亮点在哪里?
借助于平潭实验区和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在国际旅游岛开放发展上依然深化两岸互动合作。推动大陆游客在平潭办理赴台游证件便利化,鼓励游客通过平潭口岸赴台旅游。深化与台湾在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积极举办适应两岸青年特点的交流活动,共同举办沙雕节、美食节、海峡帆船(板)赛等旅游节庆和体育竞赛活动,支持平潭举办涉台会议和两岸各类会议,打造两岸高端对话平台。率先开放旅游和教育文化、运动娱乐、建筑规划、金融保险、医疗养生等相关产业投资经营和执业就业准入。支持与台湾自由贸易港区之间先行开展两岸区域合作试点,推进两岸海关和检验检疫实现“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加快实现“一张证书、两岸互认”。进一步优化从台湾进口部分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中药材的审评审批程序。
同时,打造台胞第二生活圈。完善与台湾人员往来的便捷通道,适时增加对台海上直航航线航班,便利台湾机动车进出平潭。建设与台湾生产生活高度衔接的产业投资园区和台胞社区,探索借鉴台湾的社会管理经验进行自主管理的模式,完善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相关制度,满足台湾同胞在平潭就业、就学和生活需求。支持台湾居民开办企业,鼓励研究设立台湾青年企事业扶持基金,加快建设台湾创业园、两岸青年创业谷等创业平台,积极吸引台湾中小企业到平潭投资合作和台湾青年到平潭实习就业创业发展。允许在平潭设立台资独资医院和合资医疗机构,设立合伙制形式的律师、建筑师、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
在金融政策方面,支持依托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研究在平潭探索建设专业服务中小台资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支持平潭在投资便利化方面先行先试,允许台湾居民经营主体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在银行开立外汇结算账户、凭运输单证或代理进出口合同等材料便捷办理贸易项下收结汇和购付汇。允许平潭各金融机构试点人民币与新台币直接清算。允许平潭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对台离岸业务,允许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下放区内银行办理,允许台湾地区银行向福建自贸实验区平潭片区内企业或项目发放跨境人民币贷款,允许平潭企业与台湾地区企业在企业集团内部试点开展人民币借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