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星期四

以螨治螨力助福建顺昌生态草莓产业发展

来源: 编辑:张坷

 

张艳璇在顺昌草莓大棚指导以及螨治螨技术应用

中国网3月19日讯(通讯员 黄献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以螨治螨”绿色生防技术治理草莓害螨,让顺昌县郑坊镇20多户农民找到一种不打药种草莓的新方法,提升了品质,打开了销路,增加了收入,真实感受到科学种田、绿色发展的魅力。

“果业销售依靠诚信经营,讲究产品质量,采用不打药的以螨治螨技术种植的生态草莓,果品无公害、品相好、甜度高、香气好、口感佳,受到消费者青睐,公司效益高。”在顺昌县郑坊镇云路村的草莓大棚,占张东义合作社销售量60%的南平市山园果业公司林经理告诉记者。

张东义是顺昌县云路正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告诉记者,2012年试种草莓,担心农药打太多,担心消费者健康影响销售与收益,2014年找到县农业局植保教授级推广研究员陈传培,希望推荐一种能替代农药的种植方式。

经陈传培推荐,联系以螨治螨技术发明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二级研究员张艳璇博士,2015年小面积示范,2016年推广50亩,2016年扩大到100亩设施大棚。参加张东义果蔬合作社的农户,也由最初的几户发展现在20多户,面积逐年扩大,草莓全部脱销。

顺昌县云路正农果蔬合作社理事长张东义在草莓大棚子释放捕食螨

在知识型新农人张东义带领下,今年,正农果蔬合作社的生态草莓,产地批发价达到每斤20元,远销南平、福州等地,农民每亩增收近3万元。

张艳璇告诉记者,草莓二斑叶螨是草莓的主要害虫之一,温度适宜量,一对二斑叶螨25天产生200只后代,采用化学防治增加成本,造成环境污染,影响果品质量,二斑叶螨若严重暴发,将影响产量甚至绝收。

在现场,记者看到,采用以螨治螨生防技术种植的草莓,植株健壮,叶色青绿,叶面积大,叶面无农药的残留药斑,果品质量上佳,而对照的没有采用以螨治满技术的大棚草莓,叶面斑驳,叶面小,叶背变褐色,植株生长不良。

据了解,以螨治螨生防技术已成功在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苏、内蒙、新疆等中国草莓产区推广应用,有效破解草莓生产的农药残留难题。目前正在示范无人机播撒天敌捕食螨、捕食螨携带真菌防控其他害虫新技术。

陈传培介绍,顺昌县农业局正在帮助张东义合作社,示范可追溯技术,顾客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草莓是否用过农药。正在结合草莓文化,策划草莓认养认种,引进智慧农业监控技术,把生产过程视频传给消费终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专家介绍,以螨治螨防控农林作物害螨技术,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1997年以来,已在全国32个省份2000多 个县、30多 种作物、1900万亩农田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让农民看到科学种田增收致富的希望,认公从增强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信心。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