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星期四

6·18绿色发展创新大会举行 助力南平以“绿”生“金”

来源:中国网 编辑:张坷

中国网3月20日讯(通讯员 苏文土)“春分时节,果树嫁接”,3月20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里的“春分”,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机。由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政府联合省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农业厅联合主办的“6·18”对接日——绿色发展创新大会暨绿色农业项目资本对接会,在武夷山盛大举行,“资政产学研用”各方围绕打通青山变“金山”最后一公里,共话现代特色农业创新,共谋绿色发展。北京超越联创环境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购买嘉兴绿碳新能源240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用于抵消此次对接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把本次对接会办成“零碳”会议,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为此次碳中和发证。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长马克·乌赞、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近100名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深圳大学、厦门大学、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省内外科研单位的现代农业专家;60多名来自福建省闽招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创碳投、纵横资本等机构的投资人;50多名来自沃尔玛、中国林产工业公司、新华都、永辉、夏商等的农产品采购商;300多名农林产业企业代表;南平市委书记袁毅、市长许维泽,以及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江帆等省直、南平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会。

袁毅在会上作了主旨演讲,他指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创新至关重要,要让“绿色”和“创新”碰撞迸发璀璨的光芒,点亮南平的绿色发展之路,以理念创新开辟新境界、以思路创新培育新动能、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助推南平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最后一公里”,谱写南平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省发改委总规划师林向东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认为,绿色发展核心是发展,关键是产业,支撑是项目,他希望这场科技创新、项目资本和现代农业的美丽邂逅、无缝对接,能够成为南平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动员会、部署会,成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起点、新契机,吹响推动绿色发展的集结号。

本次对接活动紧扣南平优越的自然资源、优质的生态环境,立足突出南平比较优势,通过项目资本对接、商贸流通融合、品牌建设提升,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助力南平在留住“绿水青山”的同时,挖掘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筹备过程中,各主办单位深入企业调研,共征集科研院校农业技术成果43项;农业融资需求118项,资金需求363.48亿元,现代农业技术需求98项,人才需求19项;推出招商40项,总投资48.98亿元。

当天的对接活动分为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在主会场,建瓯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光泽中国生态食品绿谷、武夷山万里茶道总部小镇等3个项目上台路演,介绍项目创新点和投资亮点,与投资机构进行了融资对接。光泽中国生态食品绿谷与圣农小镇建设相结合,打造生态食品产业高端人才聚集地。武夷山万里茶道总部小镇项目充分挖掘武夷山作为“万里茶道”起点及交通、产业和文化优势,打造集茶旅、文化、基金三大主题为一体的小镇。省农科院专家推介了蔬菜智能温室生产系统、农业物联网及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最新可产业化农业科技成果。

四个分会场则分别以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现代农业品牌为主题,设置洽谈区、产品展示区、咨询区,方便企业间、企业与专家学面对面洽谈交流,有效促进各方对接,推动项目落地。农业专场现场签约农业招商项目26项,总投资87.62亿元。林业专场,相关单位推介了竹产业最新技术成果、“互联网+林产品”项目、林业金融产品。农业商贸流通专场,28家商超、30家电子商务平台,和南平73家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深入交流,南平市商务局与新华都签订合作意向,30家企业现场达成购销意向和投资意向,意向金额达1.2亿元,采购农产品数量达1.6万吨。农业品牌专场,南平市领导介绍了南平农业产业优势、品牌打造情况,希望做大做强“武夷”区域品牌,有关专家、企业分享了经验,为“武夷”品牌建设献计献策。

对接会既有实打实的项目对接,也有高水平的“头脑风暴”。对接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省科协党组书记杨江帆、圣农集团董事长傅光明、省项目成果交易服务中心主任陈清福,以及福建省闽招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阚贵阳等各界人士围绕“助力绿色发展最后一公里”这一话题展开对话,分享见解,为与会者带来了一次高质量的思维碰撞。此外,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作了题为《加快品牌建设,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主旨演讲,为名扬世界的武夷品牌如何成就武夷山、成就绿色南平提供了发展新思路。新华都战略规划部负责人就新华都新零售之业态组合进行分享,阐述商超对农产品、农业企业的选择标准。

现场还进行了授牌和签约仪式。“6·18”组委会授牌同意武夷山市政府、建瓯市政府分别启动 “6·18”虚拟研究院茶产业(武夷山)、竹产业(建瓯)分院筹建工作。据介绍,省发改委自2013年起建设“6·18”虚拟研究院,吸引境内外科技资源进入虚拟研究院,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体系。截至日前,全省各地已建设现代农业、海洋等8个6·18虚拟研究院产业技术分院。会上,南平市政府还分别与省科协、省品牌建设促进会签订了《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武夷”品牌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为绿色南平、创新南平建设提供更大支持、发挥更大作用,共同打造“武夷”品牌,促进南平农产品口碑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品质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推动南平农业企业转型升级。建瓯市人民政府与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发起成立绿色发展股权投资产业基金,重点投向落地建瓯的绿色产业化项目和6·18对接项目。

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运营机构福建省六一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点亮直播,为本次对接会提供全程微直播和视频回看服务,让无法到现场参与对接的专家、企业家、投资人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618海创会”便可参与到对接中。

本次对接活动由南平市发改委、市农业局、武夷山市人民政府、6·18虚拟研究院现代农业分院、福建省六一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