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星期二

“河长制”是什么?北京市长签订“军令状” 河长将成考核干部重要依据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杨龙威

北京市长签订“军令状”河长将成考核干部重要依据

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标志着“河长制”将全面推行,实现由点及面、由水质管理向全面治理转变。今年“两会”上,“全面推行河长制”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在北京,河长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3月17日,北京市市长蔡奇与16区区长签订了水环境和水污染治理、河长制等9类“军令状”。同时,在今年市政府198项重点工作任务中,蔡奇市长亲自牵头负责的两项任务,河长制为其中之一。今年,北京的河长制将走上“高速路”,三级河长体系将下延至四级。预计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河长制工作监督考核办法》将出台,考核结果将纳入16区经济社会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考核评价班子和干部的重要依据。

  垃圾、污水、违建同比下降60%

南沙河:海淀区管最大的河道

南沙河:海淀区管最大的河道

2014年,水利部启动了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北京市积极响应,先后在海淀区和门头沟区设立试点,大力开展“河长制”工作。

2016年6月,本市出台了《北京市实行河湖生态环境管理“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建立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及巡查、例会、考核等工作机制,落实区、乡镇(街道)属地政府河湖环境“三查三清三治”(查污水直排、查垃圾乱倒、查违法建设,清河岸、清河面、清河底,治黑臭水体、治面源污染、治两岸生态环境)的管理责任。

目前,本市的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建设已基本完成,共406人担任河长。各级河长名单、河长职责和举报电话已在各级政府、水务部门网站和河湖沿岸的公示牌上向社会公示,市民发现破坏河湖水环境的问题有了明确的举报渠道。属地河长协调城管、水政等执法部门立即查处违法行为,污染问题能很快得到解决。市民参与河湖水环境监督管理的热情逐渐高涨,河湖水环境共治共管的氛围已逐步形成。

同时,推进全覆盖、标准化的检查工作,以实现“五无”为最终目标,以“垃圾、水面漂浮物、污水直排、水体恶臭和违建”五方面问题为检查重点,根据检查结果,建立了全市河湖生态环境检查通报制度。将全市88座水库、425条6414公里河道全部纳入检查范围,每月对2319个点进行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双月召开视频会议通报,监督整改。

而实施“河长制”以来,垃圾污水入河问题明显减少,源头管控成效显著。据全市河湖生态环境检查情况显示,2015年,全市垃圾、污水、违建等问题占总抽查点位的40%,截至2016年底,垃圾、污水、违建等问题同比下降60%,仅占总抽查点位的16%。

1 2 3 4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