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人在微信和QQ群晒出了敦煌“大海”的照片,大家都被宽广的水面、荡漾的波浪撩动着,吸引着。究竟是什么样的“大海”,会让人们趋之若鹜呢 至19日,记者先后跟随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工作人员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科研人员两次来到“大海”——敦煌西北距离市区30多公里的哈拉诺尔湖。不来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哈拉诺尔湖放眼望去,水天相连,宽广无边,宛如“大海”;近观岸边,湖水清澈,微风涌浪,碧波荡漾。偌大的哈拉诺尔湖60年来首次漫水,给了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意外和惊喜。
阳春三月,素有中国“旱极”之称的甘肃敦煌境内一片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盐碱荒滩上出现了天水相连、碧波荡漾的大型湖泊,远望宛如“大海”。对于这座常年与黄沙相伴的戈壁城市而言,这一罕见景象连日来吸引不少民众去戈壁“看海”。
哈拉诺尔湖,距离敦煌市西北30多公里。蒙语意为黑色的湖或黑海子,是疏勒河和党河的终端湖。2017年3月,敦煌历史上最大的湖泊哈拉诺尔湖干涸60年后重现碧波。
距离敦煌市西北30多公里的哈拉诺尔湖,蒙语意为黑色的湖或黑海子,是疏勒河和党河的终端湖,历史上溢满后向西汇入库姆塔格沙漠东缘的哈拉齐和新疆罗布泊,具有阻挡沙漠东移、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甘肃西部生态安全的巨大功能。 但它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断流和萎缩,干涸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疏勒河昌马大坝、双塔水库和敦煌党河水库建成之时,并长期处于沙化状态,民众能看到的只是一个盐碱荒滩和“沙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