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星期一

她的眼里无小事

来源:中国网 编辑:林峰峰

在省检察院,提起单鲲,同事们对她的评价都是“多才多艺”。她可是省检察院的文艺“大咖”,获得过许多奖项,演讲、朗诵、主持各种比赛,处处少不了她的身影。她还是一位“爱较真”的检察官,有着区、市、省三级检察院的工作经历。不论是在基层检察院,还是在省院机关,她都不忘初心,始终保持着对检察事业那份最初的执着与梦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自己的法律信仰。

【人物名片】

省检察院涉台办正科级助检员 单鲲

荣誉档案:

2008年5月,福建省女检察官协会“我与检察事业”演讲比赛一等奖;

2008年9月,省直机关“我与改革开放30年”演讲比赛第二名;

2010年11月,最高检女检察官协会“成长·成才·成功”读书征文比赛三等奖;

2012年9月,省院机关“喜迎十八大·诗章抒情怀”诗歌朗诵比赛二等奖;

2009、2010、2011、2012、2015年度,省检察院年度考评为优秀,记“嘉奖”;2012年3月,省检察院机关记三等功;

2015年5月,被省直机关党校授予“优秀学员”称号。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6月30日讯初见单鲲,她随和得根本不像个“官”,亲和的微笑、说起珍藏的“小黄人”手办时的少女心“爆棚”,都很难让人与她的检察官身份联系起来。走近这位美丽的女检察官的工作与生活,记者才真切感受到了她“爱较真”的检察情怀。

单鲲是个地道的北方人,性格爽朗,很有感染力。选择成为一名检察官,缘于她的父亲。她的父亲是一名老检察官,受到父亲的影响,她对公平、正义有了最初的理解。为了继承父亲的遗愿,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检察这份崇高而神圣的职业。2003年8月18日,华侨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她如愿加入了检察队伍。最初,单鲲的梦想是当一名公诉检察官,在法庭上唇枪舌剑,将恶人绳之以法。不过,她却在涉台办一干就是10多年。因为她已经深深地爱上这个没有刀光剑影却能用另一种方式关注公平、正义的岗位。

在单鲲看来,涉台办虽然不是执法办案第一线,在省院机关里也不算大处室,但涉台、涉外无小事。爱较真的她将每件事情都尽可能地做到完美。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加了一夜班以后第二天一早又打起精神接受新任务;也记不清有多少次起草材料为了一个用词、一个语句辗转反侧;更记不清有多少次为了做好每个外宾团组的接待方案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推敲细节,布置外事会场时每一个座椅都一一试坐,每一份中英文名单都要反复核对;即便是她跟腱断裂在家休养期间也没闲着,为了工作方便买了台打印机,硬是在家完成了21人境外培训团组的出访手续,确保团组如期出访。手头上的工作没做完,她经常忘记吃饭,领导都很心疼这位胃不好的“爱将”:“她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工作忙起来不按时吃饭。”

“无论是涉台检察还是外事检察,都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单鲲说,从事这一岗位的检察官不仅需要广阔的政治视野、坚定的政治立场、丰富的涉台港澳、涉外专业知识,还要注重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学习,注重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以及外交形势等。于是爱较真的她,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

单鲲给记者讲了一个她倍受“打击”的故事。那是单鲲第一次参加由香港廉政公署主办的指挥课程培训班,由于有部分国外授课老师是用英文授课,虽然有配翻译,但有些内容理解上还是有差距的。培训结束后,单鲲被评为“优秀学员”,还代表所有学员做了发言。不过回到检察院后,单鲲就自费报了英语培训班,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英语培训,提高外语会话水平。记者注意到,单鲲的书桌上有一本《牛津法律词典》,书架上满满的都是专业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方便她随时翻阅、随时积累。“身边的领导、同事那么优秀,都坚持每天学习,所以自己也会有紧迫感。”单鲲说。

不仅勤学,单鲲还要求自己做到勤听、勤看、勤想、勤写。都说写文字材料是个苦差事,单鲲却认为,写材料就像生孩子,每完成一篇材料都爱不释手;虽然过程辛苦,但非常有成就感。“不要把写材料当成是一个负担,而是要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它。只有真正投入到工作氛围中的人,才能体验到其中的快乐。”单鲲笑着说。正是在这种心态的鼓舞下,她被评为厦门市党政系统先进信息工作者,她撰写的文章在最高检征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单鲲把从检10多年来的工作总结为一句话——“‘三心两意’做工作,辛苦并快乐着”。她相信常怀感恩之心、敬业之心、进取之心,始终富有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就一定会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舞台!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