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检察院500多名党员中,杨小环就像一棵平凡而执着的小草,坚守着自己的信念。2007年,杨小环怀着对法律的敬仰走进了省检察院,成为该院司法警察总队的一名女法警。两年后,她又转岗到机关党委,凭着乐观向上的情怀和坚定执着的意志,沐浴着一个又一个和煦的春光。 【人物名片】
杨小环:省检察院机关党委正科级助理检察员
2011年,省直机关“优秀共青团员”;
2012年,“全省保密密码工作先进个人”;
2008-2010年度、2011-2013年度、2014-2015年度,省检察院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省检察院“优秀公务员”;
2015年,省直机关“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
2016年,被省检察院记“个人三等功”。
杨小环
“在工作中,我是个爱较真的人,当然在生活中我不会!”杨小环笑说。刚到省检察院工作,杨小环就报名参加了“模拟法庭抗辩赛”。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她显得有点另类,不仅缺乏扎实的法律知识,也没有见识过公诉人出庭的场景,更不懂得在法庭上怎么抗辩。有人认为:“一个非法律科班出身、没有一点办案经验的女法警参加法庭抗辩赛,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那段时间,杨小环第一次感觉到压力,但是她并没有逃避。经过几个月的知识恶补,并虚心向有经验的前辈们请教,杨小环最终从容地出现在抗辩赛中。虽然那次比赛她没有获得好名次,但也得到了评委的肯定,给自己增添了不少自信。
不甘示弱的她,紧紧抓住任何机会自我充电,在繁忙的工作中准备司法考试。白天忙工作,8小时以外忙备考,终于在2008年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只要勇敢尝试,一切都有可能。”杨小环说。也正是这股拼劲,一直伴随着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
2009年初,杨小环转岗到机关党委从事专职党务工作。角色变了,但不变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然而,她第一次把自己起草的文件交给领导审核,但结果却令她倍感失落,她意识到自己的文字功底太薄弱。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她从钻研党务知识入手,努力使自己成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工作中,不放过任何学习提高的机会,小到通知文件、党建信息,大到总结计划、调研文章,都虚心向领导和同事们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她的公文写作能力有了长足进步。2014年初,她执笔的《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文章,获得福建省机关党建研究会年度重点课题调研一等奖,并在《福建检察》刊物上发表。
省检察院既是全国文明单位,也是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机关党委除了要做好日常基础性工作外,还要随时准备迎接文明单位、党建工作、专项教育等各项检查考评,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是常态。今年初,省直机关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启用后,由于系统升级改造,根据新要求需重新上传资料并及时更新。为了保证本单位文明创建系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杨小环积极主动思考,认真归纳总结,借鉴其他省直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在一周内不厌其烦地又将几百份材料重新整理、上传、编号,得到了省直文明办的充分肯定。“机关党委无小事,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我都认真去完成,因为一件错事足以颠覆100件事所取得的成效。”杨小环秉承着“100-1=0”的工作理念,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杨小环就像无名的小草,扎根哪里就在哪里茁壮成长,练好基本功,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责,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本报记者 雷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