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星期三

党报评法官办案遭围殴:暴力抗法不能搞下不为例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吴海东

 

□只有法治权威真正得以树立并发挥作用,法院判决的分量才会变得沉甸甸,公平正义才会从纸面走向现实

近日,山东寿光法院两名法官在曹县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时,遭到当地30多人的暴力阻挠,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

法院执行难,在这起事件中可见一斑。它有时不仅仅是因为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查,背后还有深刻的社会环境原因。从这件事件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曹县当地相关部门不仅没有尽到对法官执法应有的配合之责,甚至连法官人身安全保护也都没有做到。

司法是中央事权,这是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出台一系列司法“去地方化”举措的理论根基。然而在一些地方,党政领导随意插手司法案件的事情还时有发生,以保护当地经济发展为名干预司法案件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不仅与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也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格格不入。

在一起案件审理过程中,各方难免会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发生争议,这属于正常现象。但是一旦法院作出判决,当事人尤其是败诉方是没有任何理由拒不执行的。即便是对法院判决不服,也应该在先执行的前提下,依法采取通过申诉等法律救济途径。在一个国家,法院生效判决的既判力能不能得到维护,是衡量这个国家司法有没有权威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法院生效判决变成一纸空文,说小了,是对胜诉当事人权利的侵害和践踏;说大了,是对宪法法律权威的漠视和挑战。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