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16日讯(记者 林冰冰 通讯员 杨文静 陈小环) “朋友,你问吗,我的故乡?唔,我的故乡,不是吉林,奉天,是福建芗江。”近日,纪念杨骚逝世60周年专场演出在闽南师大龙文馆举行。
杨骚是漳籍现代著名作家,左翼作家联盟最早的会员、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1938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9年参加“作家战地访问团”到抗日前线访问,被誉为“抗战诗星”。他一生著述颇丰,共留下22本著作,其中长篇叙事诗《乡曲》以及抗日诗歌《福建三唱》是杨骚的代表作,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多种选本。
今年适逢杨骚逝世60周年,由闽南师范大学主办的2017闽南诗歌节上,特别举办了“杨骚诗歌与戏剧专题研讨会”、“纪念杨骚逝世60周年专场演出”两场活动,致敬“诗星”演出在话剧《打出幽灵塔》中拉开序幕。《打出幽灵塔》以大革命为背景再现封建父权,土豪劣绅的压迫与反抗,“我是杀了的畜生的私生子!......我打出了幽灵塔,有了我的姆妈......”话剧中女主人公月林的嘶声呐喊震撼全场,催人泪下。妇联委员萧森的救赎,“出走娜拉”姨太郑少梅的离婚,封建家庭下敢于反抗和争取的胡巧鸣以及饱经磨难的女主人公萧月林在演员活灵活现的表演中“打出幽灵塔”,走出封建束缚的情节深入人心,台下掌声不绝。
“我演的是一位曾经被蹂躏过而生下月林之后又自我解放的有着新思想的妇联主任,干练,成熟。她就是从幽灵塔里走出来的女性,她的解放自主独立,但曾经的黑暗经历并没有就此抹去,对女儿的愧疚和思念,对胡荣生的痛恨和厌恶,都需要在适当的时间爆发出来。”主演闫冰冰介绍道,“话剧用了一种更直观的方式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不公命运,残酷压迫的反抗和挣扎,想到我们也曾经有过一段黑暗的日子,让我们能够不忘初心,忆苦思甜。”
此外,独诵《寻白薇》,声情并茂,将现场观众带回当年杨西北先生赴京探望白薇女士的情境之中;《把梦拂开》,充满激情的语调抒发了丢掉幻想与旧我决绝的勇气,对革命斗争的热烈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希望;合诵《莫说笔杆不如枪》,激扬的语调仿佛让现场的观众置身于抗战时代。合诵《莫说笔杆不如抢》则激情壮阔,汹涌澎湃,将热血青年的反抗和他们对光明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演出推向高潮。接着,杨骚的《记忆之都》在唯美柔和的灯光下上演,天上人间的梦幻迷离,仙凡的嗔痴贪欲以及诗歌话剧的优美风韵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最后,晚会在闽南师大文学院百人合诵《福建三唱》中落下帷幕。一句“朋友,你问吗?我的故乡......”饱含浓浓的乡情,“哦,你泉漳的子弟,你福建的盐,你,鼓起厦门湾中的怒潮罢,淹没远东的帝国主义!”深深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家园的热爱,以及号召广大同胞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炽烈之情。
据悉,当天下午,两岸专家学者还围绕着杨骚诗歌与戏剧展开专题研讨,交流探讨杨骚先生的创作心路历程、创作思想以及近代来对杨骚先生作品研究所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