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星期三

国足为何成立二队?只因里皮说中国球员成熟太晚

来源:长江网 编辑:林峰峰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18日讯 (记者俞国伟)虽然中国足协今年出台新政:规定联赛中球队必须首发一名U23球员。但现实情况是,能够在联赛中得到锻炼的年轻球员仍然很少,面对成绩的需要,很多俱乐部都会选择提前换下U23球员。

  正在天津带领国足二队集训的里皮对此现象感到很担心,“在中国联赛中,鲜有20—21岁的球员出场。中国球员不是19岁、20岁成熟,要到22岁—24岁才成熟,与其他国家队比就比较迟了”。里皮告诉记者,建立国家二队,也是想让年轻球员尽快积累比赛经验。

  欧洲U21挑大梁

  中国U23称“小将”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法甲联赛第31轮补赛,摩纳哥2比0击败圣埃蒂安提前一轮夺得联赛冠军,18岁小将姆巴佩在第19分钟打破僵局,这也是他本赛季收获的第15个联赛进球。摩纳哥本赛季欧冠打进四强,姆巴佩在淘汰赛阶段攻入6球。

  在欧洲各大联赛中,像姆巴佩这种在球队中挑大梁的球员不在少数,仅以本赛季论,表现特别优秀的U21球员还有:AC米兰的门将唐纳鲁马,出场36次;托特纳姆热刺的阿里,出场35次,打入17球;多特蒙德的边锋登贝莱,出场31次;莱比锡红牛的前锋维尔纳,出场29次,打入21球……实际上,欧洲联赛中大器晚成的球员有,但绝大多数球员如果在23岁前还不能在球队获得一个主力位置的话,基本上就很难有大的前途了。反观我们的联赛,虽然在足协的强制措施下,一些U23球员获得了比赛机会,但这些所谓的“小将”们,多半都在负责“打酱油”。

  可以批评中国足球俱乐部在培养新人方面缺乏耐心,但同时也应看到,这些球员的确如里皮所说成熟太晚,难担大任。“用熟不用生”是职场的通行法则,在成绩的巨大压力下,俱乐部也很难例外。

  生理心理有原因

  青训体系是关键

  成不成熟,首先是个生理和心理问题。中国球员是否先天比欧美球员生理成熟晚?很难定论。不过,普遍认为,西方人以肉食为主,营养条件更加优越,在身体的力量和强度上相对占优。有项调查显示,在过去100年,因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变化,欧洲女性比原来成熟时间早了4年。这说明,人的成熟期随着外部环境的不同,是存在较明显差异的。另外必须注意的是,东西方在教育理念、方式上的诸多不同,对青少年的成长也会造成不同影响。中国球员心理素质差一直被诟病,教育的相对缺失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当然,最直接的原因应该还是在于青训,里皮在恒大执教期间的助教马达洛尼是意大利著名的青训专家,他指出,中国有不少喜爱足球的小孩,他们在很小时接受足球训练,基本功并不差,但中国缺少欧洲青少年足球的组织系统,没有像意大利的U15和U17那些级别的青少年联赛,导致中国球员成长阶段出现一段空白期。马达洛尼表示,“这个问题是巨大的,因为一个球员只有在不断和其他人比赛、较量、观摩中才能获得成长”。

  也就是说,中国球员的“小学成绩”并不差,问题出在“中学阶段”。就像一名学生加减乘除学得再好,陡然让他去学微积分,难免也是两眼一抹黑。

  日韩球员成熟都早

  “揠苗助长”很无奈

  和中国联赛U23现状相比,日本和韩国的情况要好得多,这更加证明了,先天的生理条件不是主要原因,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方式才是决定性因素。

  上个月,西班牙知名媒体《马卡报》评选出了全球50大19岁以下的球员,日本15岁的前锋久保健英以最小年龄入围榜单;香川真司2010年转会多特蒙德时21岁,当季便获得“德甲半程最佳球员”称号;韩国球员孙兴慜2010年代表汉堡队在联赛中首发登场时年仅18岁,打入一球,打破了汉堡球员在德甲联赛进球最年轻纪录。当然,N年前中国球员也有不少“年少成名”的故事可讲,不过大家都知道,基本都是改过年龄的。

  从三国国内联赛来看,即便日韩没有类似中国足球的强制措施,U23球员的登场人数、上场时间、进球及助攻等数据,也大大优于中国。在亚冠联赛中,浦和红钻的关根贵大、大阪钢巴的井手口阳介、川崎前锋的三好康尔、鹿岛鹿角的植田直通都是各队的主力球员,济州联队的李昌珉更是在对阵钢巴比赛攻入了2球。

  U23球员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未来5到10年国家队成绩的好坏。也就是说,2022年世界杯和2026年世界杯,如果中国球员仍然按目前的成长轨迹,很难令人有乐观预期。足协的U23新政,多少有些“揠苗助长”的嫌疑,恐怕只能算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