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星期四

陈志敏:三十年初心不改承诺不变

来源:中国网 编辑:章丽艳

中国网5月19日讯(通讯员 黄静 翁丽华)眼前的陈志敏,中等身材,瘦削的脸庞,额头上方和两鬓的头发已经花白,看起来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劳动者”,在基层,员工们都称他为“老牛”。这位年届53岁有着14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志敏,如同绚丽的晚霞,映红了涵江片区的站站点点、沟沟坎坎。

“我的头脑中,从未想过‘清闲’是什么滋味”

他以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用31年的春秋始终如一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信条。熟悉他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他闲不住,正如员工给他的称呼——老牛,如一头不知疲倦的牛,勤勤恳恳地工作”。他正是用这样的个性,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俗话说,一个人做点事情并不难,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始终如一。一朝一夕容易做到,三年四载也易坚持,但难能可贵的就是他30多年如一日,寒来暑往始终如一,从未有过一句怨言。30多年来,他用常人所无法承受的毅力,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他把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全部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头脑中,从未想过“清闲”是什么滋味。不管是在哪里工作,他总是第一个出现,最后一个离开。

工作之初,陈志敏给自己的定位是干好本职工作,对得起身上穿的工装和胸前戴的党徽。他说自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更未想过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做起事来却总是第一个往前冲。正如2017年春节,历年来春节期间各单位遭遇抢劫的案例屡见不鲜,陈志敏深知这个时期的安全职责重大,他每天晚上都到加油站夜查,亲力亲为为每个站每班员工做了抢劫的预案演练。果不其然,正月初三凌晨,一名男子手持水果刀闯进江口加油站进行抢劫,当班员工临危不乱,按照预案演练的做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机智的跟歹徒周旋,并及时报警。当陈志敏得到消息后,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事后处置。在加油站的积极配合下,公安部门进行全力的追捕,于凌晨4点将歹徒绳之以法。这就是陈志敏同志,他永远把加油站挂在心头,永远不会忘记企业赋予他的职责。2011到2016年,陈志敏多年连续获得了“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年度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年度先进片区经理”等殊荣。这样的他,实至名归。

“别无他因,只因为‘公’”

在机关和涵江片区采访,不少干部和员工评价陈志敏就是一名“狮子型”干部——带头谋事、敢于担当。问他为何总是那样“敢担当”?陈志敏回答:别无他因,只因为“公”。

作为党支部书记,要求党员做到的,陈志敏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为了带领支部党员认真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他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集中学习,结合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先进事迹学习等系列活动,组织召开了多场民主生活会及学习会。在支部学习中,他坚持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开好支委会,让支部委员成为学习先锋;开好党员大会,通过通读文章,讲自己的体会让学习活动入心入脑;上好党课,精心准备,结合工作实际,使党课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他重视“双培养”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党支部。近两年上报入党积极分子 3名,3名入党积极分子转预备党员,2名预备党员转正。在他的带动下支部队伍充满朝气,树立了良好的党支部、党员形象,真正的发挥带动作用。“家文化”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陈志敏同志定期组织支部委员到加油站指导、帮助、参与所属加油站因地制宜开展“家文化”建设,全区10座加油站全面完成“家文化”建设,其中1座站点获得莆田石油公司授予的“家文化”先进加油站。在日常工作中,陈志敏也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公司党委组织的各项活动。此外,他还经常深入到困难党员家中慰问,看望生病党员,聆听党员心事,为其排忧解难送去党组织的关怀。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员工”

爱岗敬业的陈志敏,唯一的亏欠是对妻子和女儿。在女儿眼里,父亲是个“不好找”的人,“因为他90%的时间都泡在基层,为加油站为员工解决实际难题。”仅管如此,陈志敏也一直是女儿作文里“那个最值得敬佩的人”。

他狠抓工作作风,服务基层落实不漂浮。用陈志敏的话来说,与员工打交道,要“放下架子、沉下心子、拉下面子、扑下身子”,当员工的知心人和贴心人。他重视员工思想沟通和引导,做到上级要求能传达下去,员工意见能反映上来,使员工及时了解公司和政工信息,统一思想;积极收集片区员工的信息,建立健全困难员工档案,落实探访制度;走基层访万家、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为员工过生日;为丰富广大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基层支部三地建设的现有条件,在重大节日组织员工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象棋、跳棋等文体活动,既增强了员工之间的交流,又陶冶了广大员工的思想情操,激发了员工的活力与凝聚力。在生活上,他也是员工的好朋友,他善于倾听,只要员工有什么事,想与他沟通,他都愿意坐下来好好听,对员工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也会尽力去帮助解决。点点滴滴,员工的小事,他的大事。他说,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员工。

“能为员工多做点什么,再苦再累也值得,这样才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陈志敏这样想也这样做。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