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即将出征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在里约将面临怎样的挑战?这个周期体育大环境的变化,对中国队的备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和现状,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高志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做了全面解读。
里约前景——形势严峻困难不少
按历届成绩分析,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射击、举重六大王牌项目的发挥,往往左右着中国军团在奥运赛场的整体表现。高志丹表示:“这些优势项目仍然
是我们在里约奥运会夺取金牌和奖牌的重点项目。当然,这些年我们也在尽力地采取一些措施,促进潜优势项目、基础项目和其他项目的发展。”
高志丹介绍说,游泳和田径两个基础项目有了长足进步。游泳队从2008年之后开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在2012年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几年涌现出了孙杨、宁泽涛等一批优秀的运动员。田径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通过强化投掷和跳跃等项目,在去年世界锦标赛上取得1金7银1铜的辉煌成绩,“但总的来讲,我们的田径游泳还处在世界相对落后的位置”。
球类项目上,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去年重夺世界杯冠军,也让国人对女排在里约的表现颇为期待。对于女排姑娘可能承受的压力,高志丹说:“面对压力解决压力,是运动队永远面临的一个课题。我相信女排在郎导的带领下,一定会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而女足重回奥运赛场,也被视为足球改革大背景下一个积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