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26日讯(记者 胡光华 通讯员 林松金 黄鹤湖)5月25日,被龙岩市农业局评为“制茶能手”的漳平市南洋镇北寮村老茶农邓长寿:“今年第二批新烘制的160斤水仙茶,被龙岩茶商谢老板以每斤600元的价格一次买走。”谢老板说:“5年来,春秋两季我都到南洋北寮村收购茶叶,这里茶园规划管理科学,茶园周边生态良好,林中有茶,平时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特别是采用以螨治螨管理水仙茶。因此,邓长寿等茶农的水仙茶具有天然特别的山水味,茶韵足,意境悠远。”
据悉,漳平市是福建三大野生茶基地之一,这几年来以市场为导向,强化茶叶种植管理、加工制作、供销经营等措施,茶产业逐渐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形成“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和“官田铁冠”三大特色品牌,产品畅销潮、汕及东南亚地区。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超过11万亩,产量约1.2万吨,种植业产值8.2亿元,茶产业总产值达21亿元。注册一般商标近百个,茶叶营销企业达330多家,并正全力拓展广东、山东、上海、重庆、北京等市场。
漳平围绕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生产绿色生态、高品优质茶叶为目标, 2012年以来,先后出台《推进茶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及《漳平水仙茶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7份专项文件,明确茶产业发展思想、目标、标准和措施,并强化生产基地—市场信息—政府服务间沟通联系,不断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以此同时,该市还紧紧围绕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茶叶生产体系,以“三生”( 即:生产、生活、生态)模式,科学合理规划建设茶园,标准化栽种、施肥、采摘等农艺措施,科学设置产地环境、茶叶加工、贮运、包装等各个环节的系列质量标准。争取5000多万元建设茶园、茶厂,实施农产品可追溯项目,采用物理和生物等绿色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建立茶叶质量全程控制体系。
在此基础上,该市还着力高标准实施茶叶产量、质量提升工程,推广生态茶园建设,传承、创新制茶加工技艺,鼓励开发高端产品,相继获得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名片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乌龙茶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业(水仙茶)标准化基地”、“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等基地。经评估,漳平水仙茶公用品牌价值达8.66亿元。
此外,该市还充分利用本土自然生态、“三乡文化”优势,将美丽风光、名茶采制技艺、茶道茶艺融入旅游参观点,打造特色观光茶园、茶叶加工厂、茶文化馆、茶博馆,形成“优势互补、循环相生”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