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星期三

端午节粽飘香 端午节粽虽美味可不能贪吃!

来源:人民网 编辑:腾丹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在这几天,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菖蒲、蒿草、艾叶驱邪,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这些端午节的古老习俗蕴含着很多养生奥秘,尤其是吃粽子,中医认为,粽子全身都是宝。首先包裹粽子的叶子多是竹叶或苇叶。竹叶具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止惊悸、退虚热的作用,苇叶性平,味甘、涩,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通淋之功,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朱叶珊介绍,中医认为,端午节后,进入夏季最热的月份,上火、中暑现象容易发生,而此时常用竹叶和苇叶,可以起到解暑除烦的效果。芦苇叶、竹叶是名副其实的一次性绿色食品包装。一经高温蒸煮,不仅为食物增添一种清香之气,其中的营养物质也充分地浸透到食物中了。

下载.jpg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安胎、解毒等作用,《本草经疏》就有记载:“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充则身自多热。”

作为辅料的红豆、大枣,也是非常有营养的,红豆能清热解毒、淡渗利湿,大枣更是药食同源的宝贝,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

朱叶珊提醒,粽子虽美味,但也是一种高热量的食物。糖尿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以及老人、儿童如果饮食不慎,会罹患上“粽子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宜食用凉粽子 糯米中的淀粉支链在加热以后及冷却以后的形态不同,糯米食品冷了以后,淀粉分子会增大,导致难以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1 2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