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星期二

令人作呕!苍蝇堆里加工猪头 “俏江南”黑厨房事件回顾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张坷

黄记煌三汁焖锅作为焖锅餐饮中的佼佼者从2013年被曝光存在恶心之举后就每况愈下,曾经信誓旦旦承诺再不出问题,近日再被曝光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2013年,曾有媒体对黄记煌解放西路店死基围虾与活虾混着卖,食材掉地继续卖,碗筷根本不消毒等恶心之举进行了曝光。

面对镜头,黄记煌三汁焖锅负责人信誓旦旦,今后再也不会出现类似问题。近日,黄记煌三汁焖锅再爆食品安全问题。

黄记煌再曝丑闻 揭后厨内幕恶心到想吐你还敢外食么

南昌三套政法频道特攻记者在黄记煌三汁焖锅青云谱家乐福店上班第一天,便发现大量事关食品安全的问题。

1.徒手作业 生锈剪刀剪蒜头2.本该洗的东西厨工坚决不洗黄记煌青云谱家乐福店厨工:大蒜不洗,洗了要烂,辣椒也不能洗。

黄记煌再曝丑闻 揭后厨内幕恶心到想吐你还敢外食么

黄记煌青云谱家乐福店厨工:西红柿没有洗,洗了会坏,我们自己吃最好洗一下。3.有些东西洗了 您也未必敢吃。

用来洗抹布的菜盆,刚刚还满是污水,在未做处理的情况下,又被厨工拿去装了满盆的食材。。

事后,菜盆在客人使用过之后,会跟着焖锅一块被清洗,但是,这背后竟是84消毒液的功劳,而且还是在最后一道清洗工序上加入,试想稍有残留,后果不堪想象。

4.王牌秘方配料过期 厨工视而不见2月25日这天,记者在后厨竟然发现了5包2016年1月5日生产的酱汁,保质期为12个月,也就是说,这5包酱汁都已经过期了50天。

对此,厨工视而不见。在记者的提醒下,对方才对过期调料作了调换。

近日曝光的俏江南餐饮黑厨房问题令人作呕,315晚会已经过去但查处力度永不松懈。

大概是因为监管力量不足以及被动式监管,才导致一些餐饮企业赚黑心钱。如果市场监管者与媒体监督同时发力,恐怕这种黑心火锅店很难有生存空间。

据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报道,媒体调查组经过连续几个月卧底暗访,成功打入某知名火锅店内部,拍到的景象让人匪夷所思。据悉,该火锅店底料一周才换一次,按照厨师的说法,保守计算一下,假如平均每天只有20桌客人来吃饭,每桌按4人的标准算,那么一周下来,这些油就曾被560名客人一起吃过。

有关火锅底料的问题,之前媒体曝光过不少,有的在底料中添加罂粟壳,有的重复使用底料。广州这家“半城正宗重庆火锅”,竟然一周才换一次火锅底料,即使不是估算的560次,大概也有好几百次。而火锅底料重复利用的次数越多,其致癌风险越高。

笔者建议,凡是到该火锅店消费过的消费者,若有相关消费凭据,应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进行索赔;而且要对这种黑心火锅店用脚投票,使其付出沉重代价。

同时,广州市场监管部门要对该火锅店进行“顶格处罚”,以“杀一儆百”,保障食品安全。更重要的是,要从这种火锅底料数百次重复利用反思监管上的漏洞。因为一般消费者没有能力识别问题火锅,只有市场“守夜人”有能力有责任预防和治理这种黑心火锅店。

如果说对所有餐饮企业全部实行“明厨亮灶”,相信该黑心火锅店重复利用火锅底料的次数会大大减少。有数据显示,广州已有2.9万余间餐饮单位实施“明厨亮灶”,但应该不是全部,否则这家火锅店不会一周才换一次底料。

另外,除了“明厨亮灶”外,各地监管者也要对后厨时时进行视频监控,以防止餐饮单位利用监督漏洞做手脚。目前,各地实施的“明厨亮灶”主要由消费者监督,但消费者有监督不到的时候,能否由监管部门通过视频监控餐馆后厨,值得考虑。如果监管者经常性对火锅店进行抽查,应该能发现重复利用底料等问题。大概是因为监管力量不足以及被动式监管,才导致一些餐饮企业赚黑心钱。如果市场监管者与媒体监督同时发力,恐怕这种黑心火锅店很难有生存空间。

对于食品安全,我国明确提出了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那么,对于这种数百次重复利用底料的火锅店,有关方面也应该以“最严”为标准进行查处。对于日常监管、“明厨亮灶”,也应当以“最严”为原则来实施。

冯海宁(媒体人)

早前报道:

广州知名火锅店惊人内幕 一锅底料重复利用560次

2017/03/16 09:56:10广东公共频道DV现场

记者卧底实拍:火锅店一锅红油重复再利用560次

红油火锅是重庆火锅的一种

不必DV君用过多的语言描述

在DV现场(微信号:GDGGDVXC)曝光的广州这家知名火锅店里,暗访记者伪装身份成功打入后厨之后,看到的景象让人匪夷所思。食客吃剩的红油汤底会被服务员带到后厨▼

吃剩的汤底倒入潲水桶之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有点恶心了。

刚滤完的“口水油”,为下一桌客人加料

二手汤底装进潲水桶之后,等食客走完,深夜在后厨开始打捞潲水桶里的油。

厨师在后厨打捞潲水油▲

将潲水桶内过滤后的“红油”,捞入了旁边一个不锈钢桶内。第二天中午11时,这名厨师就开始熬制火锅锅底,对昨天这些过滤过食物残渣的“红油”进行再加工。

工人煮潲水油▲

煮沸的潲水油,里面均为吃剩的火锅底料▲

下面是暗访记者在后厨与厨师的一段对话:

记者:这个是红汤的锅底吗?

厨师:对,这个要一直熬一直熬,熬几个小时。

记者:熬几个小时?里面加了什么?

厨师:辣椒

记者:这是什么油?

厨师:牛油

记者:是不是昨天剩下的倒进去?

厨师:对,再加牛油

记者:客人能吃出来吗?

厨师:吃不出来。

这个“口水油”虽然是客人吃过,但好歹还是直接沸煮过的,而接下来暗访的情况,就更加令人作呕了!当天晚上21时许,当有一桌客人要求给锅底加辣时,厨师居然将前面客人吃过的“口水油”,未经加工,就直接加给了客人食用。

“口水油”不加工继续使用,一周重复利用560次

厨师将滤盆中的食物残渣倒入垃圾桶后,用水瓢将潲水桶中的油捞进了旁边的桶内,但就在几分钟前,厨师直接添加供客人食用的油,就是从这个过滤完残渣的潲水油桶内捞出来的!

一周才换一次,按照厨师的说法我们可以保守地计算一下,假如平均每天只有20桌客人来吃饭,每桌按4人的标准算,那么一周下来,这些油就曾被560名客人一起吃过。

“口水油”反复加热,致癌风险极高

“口水油”是在客人用完餐以后,剩余的这些油经过过滤,漂洗以后重新使用,这种油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如果客人之中有人患有传染病,这些传染病就会通过这些食物进行流行和传播。

加热至270℃的油,冒出烟雾的凝聚物有致癌作用;食油反复使用、反复加热,会使重金属超标,使制成食品含有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很大。

店内环境脏乱差,服务员用扫厕所拖把刷火锅

这家火锅店名为“半城正宗重庆火锅”,地点位于广州。在某团购网站上有着4.6分的高分(满分5分),近一月时间内,团购销量超过1000份。但是,除了重复利用“口水油”之外,店内的环境也是让人恶心得不行

戳链接看火锅店内的乱象

(视频约2分34秒)

其它乱象有三:

服务员用扫地、扫厕所拖把刷火锅▼

2.消毒柜形同虚设▼

3.员工上岗不需要身份证、健康证。

俏江南创始团队与资本方之间的恩怨,在2015年以前者出局暂告一段落,创始人张兰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如今,在“3·15”前夕,长沙俏江南门店被指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刻,张兰之子汪小菲连发5条微博,反复表达资本方CVC接手后“公司业绩直线下滑,管理漏洞频出”,并认为“创始股东离场,而最后受伤害的是一个创立了16年的本土品牌。”

汪小菲字里行间颇感惋惜的“本土品牌”,即为知名川菜餐饮店“俏江南”。不过,俏江南品牌的创始人张兰事实上仍是“俏江南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之一,汪小菲也间接持股,俏江南创始团队仍深度参与该公司的经营;而投资机构掌控的是另一家公司,全名为“俏江南(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此次涉事的门店即在该公司名下。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被曝食品安全问题的门店当日下午仍在正常营业。湖南省食药监局方面向记者透露,国家食药监总局已关注此事,而当地食药监部门已介入调查。

值得注意到是,在俏江南创始人与资本方的频繁缠斗中,这一餐饮界知名品牌也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对于此次“黑厨房”事件,有分析认为,消费者分不清门店属于哪方,就门店和品牌而言,此次事件伤害都很大。

1 2 3 4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