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据国际航空协会统计,1912年以来,鸟撞至少导致63架民用航空器失事。军用飞行器速度快,鸟撞危害更为严重,1950年以来文献记载的严重事故超过353起,至少165人遇难。1992年至2008年,我国军用飞机因鸟撞造成20起严重的飞行事故、58起飞行事故征候和210起飞行问题,导致18架飞机坠毁、12名飞行员牺牲。
为什么一只重量至多几公斤、飞行速度相对缓慢的鸟,会对庞大得多的飞机造成如此大的伤害?如何避免此类事故,西北工业大学李玉龙教授团队潜心研究,终于有了新的突破。
为什么飞机“怕”鸟撞?
我们所说的“鸟撞飞机”,实际上是“飞机撞鸟”,问题的根源在于飞行器的高速运行,而不是鸟类本身的质量。根据动量定理,一只0.45公斤的鸟与时速800公里的飞机相撞,会产生153公斤的冲击力;一只7公斤的大鸟撞在时速960公里的飞机上,冲击力将达到144吨。
高速运动使鸟的破坏力惊人,一只麻雀就足以撞毁降落时的飞机发动机。而鸟类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它以距离而非速度作为“是否飞走”的判断基准,但飞机的高速度让它还来不及反应,就变成了“凶手”和牺牲者。
面对频发的鸟撞飞机事故,目前普遍采用的解决办法是驱鸟,常用的有空气炮、录音驱鸟、猎杀、豢养猛禽、仿生航模驱鸟等。虽然主动驱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鸟撞飞机事故的发生,但百密一疏,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了驱鸟,第二种方法就是对飞机本身进行“抗鸟撞”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