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发院士讲解杂交水稻“汕优63”的基因组三十年研究进展
中国网9月21日讯(通讯员 黄献光 林雄/图)9月20日至21日,国家863重大项目“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福建现场会暨学术论坛在三明市召开。如何兼顾吃饱与健康,引领绿色革命,保障可持续的粮食安全?记者专访项目主持人、中科院院士张启发,详解绿色超级稻的科学理念、战略目标和研究进展。
破解第一次绿色革命负效应的科学路径
关于粮食安全,张启发认为,首先必须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其次要关注可持续发展,二者缺一不可。
张启发指出,过去几十年,水稻、玉米、小麦的总产量,年增长约1%,育种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据预测,未来30~40年,世界人口达到90亿高峰,粮食还需要保持年增长1.2~1.5%。实现这个目标,单纯依靠以提高产量为目标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已难以实现。
张启发认为,破解第一次绿色革命负效应,必须开辟科学新路径。我国中低产田占70%,无法满足超级稻“足水高肥”、精耕细作水的要求,实现大面积高产。我国以8%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却消耗了世界近35%农药和化肥,全国农业耗水占总耗水70%,其中水稻耗水占农业的70%。大量消耗农药、化肥和水,造成发展不可持续。
张启发介绍,农业科学家经过十几年讨论,形成了第二次绿色革命“高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新理念,进而形成产量高、品质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超级稻”科学理念,保障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