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款沥青路面智能施工系统吸引了参观者的关注。中国经济网记者杜芳摄
中国经济网6月6日讯(记者 杜芳)想要一览中国知名路桥的宏伟面貌?想要体验虚拟技术在交通领域如何大展拳脚?想要提前目睹“小橙”“小黄”等共享单车的最新版?6月5日—6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一场交通运输行业的盛会——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将这一切都变为现实。
在大会举办的博览会上,墨脱公路、共享单车、智能交通、北斗导航等300多项具有代表性的交通工程领域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亮相,看得人啧啧称奇。桥梁领域的新宠港珠澳大桥模型展惊艳登场,引来诸多中外参观者驻足。
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澳门这些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集桥、岛、隧道于一体,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为了建成这座举世瞩目的大桥,有外国专家评价中国工程师是被迫的甚至是痛苦地进行创新。“33节巨形沉管浮运安装”“为避免15厘米误差,精调后重新对接”,项目实施如“深海穿针”,在历尽艰辛完成这一“深海之吻”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骄傲地说,“我们的沉管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表示:“在世界上,中国交通很出彩,尤其在公路、高铁、航海等领域。但是缺少展示和发声的舞台。坦率地讲,论专业水平,我们国内有很多专业水平非常高的同志。我们组织召开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就要为全行业的人才搭建一个平台。”
世界交通大会打开了一扇窗,中国向世界传递的不止桥梁这张亮丽的名片。中国高铁让世界领略“中国速度”,继京沪高铁成功运营,中国又建设了世界首条热带环岛高铁、首条高寒高铁、穿越最长戈壁沙漠高铁,成为世界建设运营高铁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目前,中国的超级高铁网络里程超过2万公里,名列世界第一,中国高铁成为世界顶尖的国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