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至16日,福建省中小学党建工作专题研讨班在泉州举行。泉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廖伏树应邀在研讨班上作主题发言。
廖伏树介绍了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及学校党建工作的做法经验。他指出,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强化政治引领、创新体制机制、打造特色品牌,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发展。在组织设置上优化模式、拓展覆盖,采取“升、建、分、转”四项措施,对中小学校党组织设置进行调整;在运作机制上明确定位、强化作用,创新性地推行“156”党建工作机制;在载体建设上分类设计、项目推进,积极推进“三培养”、“四争当”等党建项目建设;在德育工作上搭建平台、全程育人,综合运用社会实践、网络德育和心理教育平台,整合社会与学校、线上与线下等各方面资源,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廖伏树针对当前中小学党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就学习贯彻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要增强思想认识,在全局上“有位”。必须站在政治的、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提上重要议程,放在应有位置,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选配优秀干部,在岗位上“有人”。下大力气抓好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党务干部、党员教师等三支队伍建设。要明确职责任务,在作用上“有为”。中小学校党组织是党在学校中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在把方向、管干部、议大事、带群团、促工作等方面勇担当、善作为。要把握工作重点,在落实上“有效”。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做到“党内生活规范化、工作推进项目化、党员教育信息化、德育工作网格化”。要完善管理体制,在领导上“有责”。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要加强统一领导指导,理顺体制机制,健全考评体系,强化激励保障,为提升学校党建工作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凝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