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海洋赤潮影响,漳州沿海部分县(市)出现个别群众食用青蛤(淡菜、贻贝)引起头晕、手脚麻痹等身体不适症状。为确保群众饮食安全,有效预防贝类毒素,6月12日,食安办组织召开协同处置因赤潮引起水产品食物中毒舆情工作会,食药监局、工商分局、社会发展局、规划建设局、执法局、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参加。
会议通报了此次海洋赤潮发生情况、厦漳泉等沿海地区因赤潮引起水产品食物中毒情况以及开发区因食用海蛎中毒情况,要求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此次海洋赤潮影响,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发布舆情信息,引导各经营企业、餐饮单位、建筑工地食堂、流动摊贩、消费者在赤潮发生期不要采捕、购买和食用野生的贝类。如因误食出现中毒症状,应尽快就医。
又讯,6月12日上午,漳州市食药监局督察组来区,实地督查贝类水产品监管整治情况。在检查中,市局对开发区食安办的监管措施和宣传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要求食安办在舆情解除前联合各成员单位做好贝类水产品监管工作,广泛宣传受赤潮污染贝类水产品的毒性及危害。(王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