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地税局队伍建设纪实
中国网漳州6月15日讯 开年以来,平和县地税局围绕漳州市地税局提出的“五篇文章”理念,从严治党、提振精神,加强征管、提高质效,深化改革、强化能力,完善机制、提升绩效,依法治税、防范风险,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近日,该局办税服务厅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稽查局被国家税务总局评为“全国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先进单位”,团支部被共青团福建省委评为“福建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2013年以来,平和县地税局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荣誉,近五年来共有5名干部获得国家税务总局表彰,培养7名硕士研究生,5个总局、省局人才库成员,3个公职律师。平和县地处边远山区,发展较为滞后、条件相对艰苦,每一个荣誉都来之不易。这一个个的荣誉背后是一支加倍努力的队伍、一个忠诚履职的班子、一种止于至善的追求、一套不断创新完善的机制。
一、抓党建、强班子,龙头引领激活力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面对山区县局条件落后、矛盾重重的局面,以罗肖峰为党组书记的局班子秉承“疏堵结合、宽严相济,合理配置、营造氛围”的带队思路,为“收好税”打牢基础。
1.用好党建“传家宝”,增强班子先进性。积极推进素质创新,班子成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公仆”角色,保持对党忠诚、对税收忠诚、对组织忠诚的思想品质。每月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班子成员带头深入领会党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和税收业务,学习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典型,将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教育实践活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筑牢“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用标准。
2.画好合力“同心圆”,发挥班子能动性。以“五好班子”建设为载体,注重提高班子的整体执政能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党组议事规则,提高党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充分发挥班子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
3.打牢自律“金钟罩”,保持班子纯洁性。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切实做到“一岗双责”。班子成员带头严格执行干部管理各项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完善谈心谈话制度,遵守考勤纪律、外出报告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开展四风问题自查自纠,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二、优配置、重履职,压实责任提绩效
该局面对营改增后工作新形势优化工作流程,及时厘清岗位职责,力求“人尽其才、职得其人”。
1、科学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机关与基层挂钩实行骨干“集中-分散”管理,在处理土增税清算、所得税汇算、稽查工作等重大疑难问题时将平常分布在各个科室、分局中的骨干集中起来,集约力量、攻坚克难。为适应国地税全方位合作、营改增和“互联网+税务”等改革需要,经审慎考虑把德才兼备、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脚踏实地的好干部推送到关键岗位,战略性选拔一批青年中层干部,形成“老、中、青”合理配备的结构。
2、压实责任明晰职责分工。推行主体责任制度和工作量化清单,层层传导主体履职和责任意识。持续完善明晰的岗位职责、操作规范,严格执行“一岗双责”、“一案双查”,着力构建起各单位、各部门的主体责任网络,扎牢“严管就是善待”的制度之笼。
3、过程管理强化履职能力。活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管理循环理论开展工作,采取个人和团队兼顾、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强化跟踪反馈,切实提高中层领导执行力。创新推出干部职工履职情况点评办法,每月晒出各科室、分局(所)的“工作清单”;推行“党建+绩效”重点工作通报督查考核办法,督查通报情况作为年终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达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以“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评选“优秀税官” “示范窗口”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持续推行“上下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作、以点带面”的互动式税源管理模式,解决了工作中推动难、执行难、协作难的“三难”情况,筑牢“收好税”基础。
三、创文化,树新风,增强干事驱动力
紧密结合税收工作形势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变化,抓好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力争打造“人杰地灵”的地税文化,形成全局上下目标一致、步调一致、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1、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一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爱我平和、爱我地税”、“学习贯彻十八大,实干求效争上游”、“改革应对新常态,构建满意新地税”等主题活动,通过举办主题征文比赛、创先争优活动、专项督查以及重点工作满意率点评等主题活动,倡导顾全大局、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营造“爱岗敬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2、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通过交流、点评,为青年干部事业和人生规划提供指引,引导干部在经济和税收发展新常态的多重挑战下,树立信心、排除杂念,自觉为税收发展新常态“添力、添智、添彩”。
3、多样活动树立正气。以党的群众路线学习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切入点,认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情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等多种教育,在教育中注重针对性、实效性、鲜活性的结合,开展“我是合格党员”十个一活动,通过组织参观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举行“争当先锋、做好表率”大讨论、开展县局党组书记讲党课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爱我平和、爱我地税、建设地税的热情。
四、学本领、勤实践,能文能武练铁军
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平和地税着力强化内外部培训机制,打造干部授课新模式,搭好台子、架好梯子、早压担子,让好干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1、建立学习型组织。以干部兴趣需求为前提,通过现场授课、互动讨论、案列分析、联合攻关课题、观看微电影等多方式开展全方位培训,通过外聘教授前来授课及推荐优秀人员到高校授课等方式,根据新形势下工作要求,围绕绩效管理、“数字人事”,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贯穿,科学谋划干部教育内容,不断提高干部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努力适应新常态下的地税工作需要。
2、实施好干部培养工程。于2016年3月开始在全局范围内实施好干部培养工程,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地税发展的生力军。让每一位培养对象对应一个税(费)种进行学习,并制作微课、教案,通过汇编整合各项政策资料,促进青年干部自我约束、自我加压、自我管理,形成“全员造才”的良好氛围。选聘干部担任兼职教师,利用每周二晚上,为全局干部进行授课,内容涵盖营改增、金三系统上线等阶段重点工作业务,单项税种、税费征收、税源管理、税收风险、稽查、纳税服务、纳税评估等多个专题课程。目前已开展好干部培训活动47期,参训人数达到1016人次,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3、推进机关基层轮岗锻炼。将机关业务骨干挂钩或交流到基层单位,培养锻炼机关干部处理复杂问题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同时,将一批优秀基层干部交流到机关锻炼,提升干部的战略思维和政策理论水平。建立传帮带联系制度,要求每一位基层分局(所)长帮带若干名青年干部,针对青年干部的特点和弱点“手把手”地指点引导,培养能够独当一面的青年干部,使税收业务得以薪火相传。
五、重关怀、聚合力,打造“幸福地税”
1、持续改善基层条件,打造“五园地税”。定期集中开展以清洁办公区、治理环境卫生死角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清洁活动。优化盘活废旧固定资产,进一步加强基层硬件建设;修缮干部集体宿舍,解决外地干部住宿问题;组建兴趣活动小组,持续更新阅览室藏书,开展形式丰富的业余活动,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完成九峰分局办税服务大楼建设,打造“五园”(树园、果园、菜园、书园、娱园)新型税务所,营造基层温馨美好地税家园。
2、关注干部身心健康,打造“阳光地税”。建立职工及“家属生病住院必访,职工家有红白事必访,职工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必访”的“三必访”制度。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机制,积极引导干部以阳光心态投入工作。购买健身器材设备,设立减压室,打造“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工作理念。常态化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柚见税宣四月天”“牵手天使 关爱儿童”“慈善一日捐”“柚海税香”等系列学雷锋活动,引导干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
3、深化综治建设,打造“平安地税”。加强内控网络建设,落实保密管理职责,做好舆情管控工作。牢牢把握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层层签订(下达)综治责任书,确保全年实现“五个不发生”。把“平安单位”创建与“三严三实”、“正风肃纪 重塑形象”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与党风廉政、地税文化、扶贫帮困、矛盾纠纷调处和信访等工作联动,持续推进“平安地税”建设。(李志贤 庄秀丽 陈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