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春辉(右二)曾在北京西二旗的贤二家餐厅勤工俭学。在那里,他学会了将许多事情换一个角度思考。(受访者供图/图)
安阳文心高中今年有六名学生参加高考。在李路静老师看来,他们只要从考场平安顺利地出来,就是成功。因为对于他们,这意味着“一辈子又正常了”。
学校里一个孩子打破了另一个孩子的头。李路静给打人的孩子讲了半年彼得大帝的故事,两个孩子后来成了好朋友。打人的那个现在在做生意,被打的那个当了警察。
李路静连续两年没陪学生去考场。去年因为生病,今年则是送女儿高考。李路静是河南安阳文心高级中学的老师,学校坐落在安阳市附近的滑县。整个滑县今年的考生超过5000人,文心高级中学整所学校只有20人,其中毕业班六人,全部参加了高考。
“看了一遍题第一感觉不是太难,和在学校做的没什么两样。”第一天考试后,华飞鹏在日常总结里写道,“时间刚好,两个半小时写完还剩十分钟左右,又审了一遍题,看了一遍答题卡,一口气松了下来。”
这是一所特别的学校。自李路静2008年创办学校起,已有将近200名学生从文心高中毕业,九成是男生。他们大多因厌学、贪玩、叛逆等原因,早早地离开过校园,来到文心高中后,又慢慢发生变化。
“这些孩子,只要从考场平安顺利地出来,那就算成功。对于他们,一辈子又正常了。”李路静说。三年间,她最满意学生的眼神变化:“刚进学校的时候,大家的眼神是不自信、东躲西藏的,有时候脸色也很难看。”
华飞鹏是这届毕业班的“队长”,他的母亲和另一位同学的母亲一同接送参加高考的六位同学。他住得离考场很近,大家中午就去他家吃饭和休息。考试那两天,华飞鹏的父亲华国参在老家收麦子。考完试又过了两天,父子二人才聊了一会儿,华飞鹏说自己没什么压力,“随缘,考到哪儿就报哪儿。”几年前,这种简单的父子聊天,是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