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林(1939.4.19—),河北省无极县人。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测绘专家,被誉为测绘界的“工人师傅”。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7年成为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先林一直致力于航空摄影测量理论与航测仪器的研究工作,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刘先林和他的创新团队创造性地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测绘仪器,为中国建立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其牵头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量仪器在全国测绘、水电、铁道、地质、冶金、煤炭、农林、城建等行业广泛应用,对中国测绘技术体系全面实现数字化起到了关键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测绘生产力水平。有的还出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测绘科技实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中国测绘赢得了国际声誉。刘先林几十年来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用很少的经费,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国家节省资金近2亿元,创汇1000多万元;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他打破了中国数字航空测量仪器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改写了中国航空摄影测量采用胶片的历史,推动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将中国测绘仪器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先进水平。
现年78岁的刘先林现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他毕生致力于测绘仪器国产化,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4日,在媒体的追问下,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一个简短声明。声明中介绍了刘先林和研究团队乘高铁,并在车上工作的原委,同时替刘先林院士婉拒了媒体的采访。一位78岁的古稀老人为何还在奔波的旅途中工作?拥有院士头衔和诸多荣誉,刘先林的衣着为何如此简朴?他投入了毕生精力仍坚持的科学,研究的是什么?昨日,新京报记者独家对话刘先林,回应公众关注,同时分享这位“扫地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