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仓山万达片区的一条重要内河,“墨水河”“黑臭河”是人们对金港河的一贯印象。我市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攻坚战全面开打后,在一套名为“淤泥疏浚、固化一体化处理系统”的助力下,金港河昨日已顺利完成清淤,本月底前,河道的水质及景观将有大变化。
“闯”三关淤泥变“净土”
这几日,不少市民发现,仓山万达背后的金港河畔十分热闹,河边占地约500平方米的区域内,几台“庞然大物”马不停蹄地运转。接入金港河的管子“大口吞入”从河道抽出的淤泥,经过几个“集装箱”,最后在不同出口“吐”出大颗粒、清水及褐色土块。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虽然吐出的土块因连日降雨稍有黏稠感,但已没了难闻气味。这套“吞吐自如”的新设备,就是专门请来的淤泥“清道夫”——淤泥疏浚、固化一体化处理系统。
“对于河道较窄不适用清淤船的河道,它可帮了大忙!”该项目建设及运营方中国水环境集团技术经理孙萱告诉记者,这台一体机每小时能“吞入”由绞吸船送来的200立方米淤泥。
“要让它‘吃’进泥浆,‘吐’出泥土,需要三步走。”孙萱带着记者参观起泥浆净化、泥水分离、淤泥固化这三个系统。随着中控室的屏幕轻轻一点,“清道夫”忙碌起来:首先,泥浆中直径在0.5毫米以上的“大东西”(砂石等)被筛分出来沉淀在出水口;接着,净化后的泥浆接着进入泥水分离系统,经分离后,一边是吐出经处理符合标准的“清水”回到河道,另一边把淤泥送往下一个“集装箱”;随后,淤泥与环保材料充分反应、固化。
“最后泥块含水量仅45%,且有害物质已被固化、钝化,能直接用于绿化种植,或给工程建设作为路基土使用。”孙萱指着出料口不断“吐”出的一团团泥土介绍说。此外,机器进水、加药等步骤,只需一键操作,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相比传统的人工清淤,金港河10000立方米的淤泥处理效率提高一倍,从10天缩短为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