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6·18”海洋馆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展馆采用实物、视频、展板等形式
中国网福州6月18日讯(记者 李永贵)6月18日,以“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为主题的“6·18”海洋馆今天上午正式开馆迎客。馆内集中展示了一批我国特别是福建在海洋生物医药制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项目技术成果。
“蛟龙号”曾载人潜入7062米深的水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记录。
据了解,本届“6·18”海洋馆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展馆采用实物、视频、展板等形式,集中展示我国特别是福建在海洋生物医药制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项目技术成果和发展成效。
海洋馆中展示的潜龙二号模型。
其中,主要展品包括小型水下机器人、绞吸船模型、“嘉庚号”及“向阳红”科考船模型、“蛟龙号”、“潜龙号”、“海龙号”潜水器模型、海洋通讯装备制造产品、,海洋生物产业创新产品、青年海洋创新创意成果、VR海洋探宝等。
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参展。
同时,海洋创新区还集中展示了青年海洋创新创意成果评选活动的部分成果。在本次评选活动中,共有26个单位或个人按照要求提交创新项目材料,经过专家评审评分推荐,前十家单位或个人的成果在海洋馆进行相关展板和实物的展示。
与会嘉宾参加“海洋馆”
据悉, 一年来,福建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充分借助6·18平台,推动海洋与渔业项目对接工作再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已累计促成项目对接155项,总投资270.87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届增加了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