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福州6月18日讯(记者 李永贵)6月18日下午,福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成果交易会暨第四届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峰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上,共有14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高达13.57亿元。
会上,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还分别与福州大学、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咨工程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浦发银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驻福建的分公司等8家单位签订《共同推进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技含量大、技术水平高、环境友好为特征,处于海洋产业链高端,引领海洋经济发展方向,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导向性作用的产业。
2013年以来,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年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初步核定,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8003亿元,占全省GDP的28.1%,较2015年增长13.1%,比全国平均高6.3个百分点。
在产业方面,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洋旅游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福建省海洋渔业厅厅长吴南翔在会上致辞
其中,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明显,涌现了厦门蓝湾、厦门金达威、国药星鲨、石狮华宝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龙头企业,取得了鱼肝油乳、氨基葡萄糖、胶原蛋白肽、微藻DHA、海洋抗菌肽、海洋生物酶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
据福建省海洋渔业厅厅长吴南翔介绍,“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将努力推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大力培育优势海洋企业,加快推进海洋产业集聚,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壮大市场规模,形成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吴南翔说,福建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对接,通过战略重组、技术转让和协作配套等方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关系。同时,进一步深化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大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与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海洋经济发展需要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的支撑。据悉,福建省海洋渔业厅依托“6·18”这一重要平台,积极促进项目成果对接转化,“十二五”以来,全省共对接海洋与渔业项目成果787个,项目总投资近900亿元,本届6·18新促成项目对接155个,总投资达270.87亿元,比去年增长14.01%。
峰会上,包括中国工程院林东昕院士、朱蓓薇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知名院士、专家还为福建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把脉、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