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悠游卡法务主管、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陈静芳接受中国网专访
中国网福州6月19日讯 (记者刘翠芬 叶性辉) 6月19日,第十五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2017海峡两岸互联网金融大会暨法治金融峰会期间,台湾悠游卡法务主管、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陈静芳做客中国网高端访谈间,接受专访。
中国网:悠游卡是一张整合台湾捷运系统、公车、停车场、特约机场等付费方式的非接触式多功能电子票证,很大程度方便民众出行,在悠游卡使用过程中存在哪些法律风险?如何有效防控?
陈静芳:悠游卡这一张电子票证,它事实上是属于金融领域归管,那么在主要是在四个方面其实都有一个比较细部的归管,包含资讯安全部分以及处置款的运用部分,甚至这个资讯的运用以及个人资料保护,就是我们常说的隐私权的这个保护其实都有比较详尽的这个归管。
那么在监理方面,内部本身会有一个内部稽核的机制,平常的话呢,其实外部会计师也会来监管这个专户的运用,管理部门也会有一个外部监理。在资讯安全、处置款运用以及咨讯运用方面其实都受到一个比较严格的监理。悠游卡公司本身非常重视这个民众的各自的这个保护,公司在各个部门之间,那对于隐私权防护,就是个人资料保护其实是很重视的。法务单位当然是在隐私权保护这边其实是帮民众做的最后一条防线的把关。
在使用者就是持卡人使用方面,保护也是非常的足够的。悠游卡本身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你可以选择记名,也可以选择不记名,如果是说您是采用实名制,这张卡片遗失的话你可以打电话进来挂失,这张卡片里面的处置款余额你就不担心会不见。如果说很多人就是拿到这张卡片可能就觉得丢了也无所谓,那就可以免去实名制的麻烦,他也可以选择就是用不记名的方式去使用,那当然丢了的话就没办法挂失、使用。
中国网:早在2015年,台湾悠游卡股份有限公司就和上海市就沪台两地发行联名交通卡事宜有过探讨。在您看来,未来是否有可能实现两岸发行联名交通卡?
陈静芳:由于电子票证产业是属于金融行业的归管,是比较严格的,目前两岸金融产业交流开放的是只有证卷银行以及保险的部分,电子票证这个产业目前还没有开放两岸的业务往来,所以在现阶段的话要实现共同发行联名交通卡可能短期内还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虽然实际上这个业务合作还没有办法进行,不过在彼此之间相关技术以及经验的交流讨论是不在限制之内的,也就是两岸还是可以就电子票证或是交通卡的技术或是经验先去做一个相当的交流,期待未来可以实现这个互联互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