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经济法博士叶文庆接受中国网专访
中国网福州6月22日讯(记者 刘翠芬 实习生 胡清林)6月18日,第十五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期间,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经济法博士叶文庆做客中国网高端访谈间,接受专访。
中国网:2008年法学专业被评为福建工程学院首批八个重点专业之一,2011年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学科专业建设也不断增强。近年来,为提升学科专业发展水平,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和国内其他院校港澳台地区都有了一些交流与合作,具体的交流合作有哪些?
叶文庆:近些年,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与国内外一些大学的法学院都有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人办学经验。省内交流与合作的高校主要有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外省交流与合作的高校主要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等。我们聘请了武汉大学法学院的宁立志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余翔教授、湘潭大学法学院的肖冬梅教授作为我们法学院的客座教授。其中,余翔教授还被我校引进作为“闽江学者”客座教授。福建工程学院还与台湾地区的云林科技大学进行了交流合作。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还积极拓展国外交流渠道,与新加坡管理大学、马来西亚的马来大学也有联系,并准备邀请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来我校交流。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开拓了法学院师生的视野。
中国网: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您作为经济法博士,在您看来近几年我们经济领域的法律纠纷出现了哪些新的状况?对教育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叶文庆:经济法的调整范围较大,按照通说,主要包括经济法主体、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等三个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法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首先,经济法主体有较大变化,许多新形式的经济法主体出现了。其次,宏观调控法在不断修正完善,例如,《预算法》等法律的修订。再次,市场规制法方面也出现很多新情况,对市场监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反垄断法》颁布后,由商务部、工商总局、发改委这“三驾马车”组成的执法机构开始不断加大反垄断的力度。例如,高通公司就因为滥用电信领域的技术垄断优势,被我国反垄断部门罚款将近60亿。近几年电子商务非常热,因为电子商务导致的消费纠纷也越来越多。另外互联网金融对校园的冲击。今年频繁出现的女学生“裸贷”风波导致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对于这些新出现的经济法现象,都有待我们学者去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教学中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经济法的变化。
中国网:从叶教授的阐述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现如今以“重理论、轻实践”为特征的法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了。面对法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探索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成为摆在众多法律院校面前的重要问题了,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是怎样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法律实务案件和解决实际纠纷的能力?
叶文庆:基于学校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定位,福建工程学院不断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有法学和知识产权两个专业,近几年学院领导积极顺应学校发展需求,增加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知识产权专业是福建工程学院的特色专业。目前在福建省内,只有福建工程学院有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从2012年开始招生,已经招生5年了,具有较强的办学能力。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强。因为福建工程学院和福建省知识产权局联合设立了福建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和福建省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所以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师经常参与福建省、设区市的知识产权政策文件的制定。这样教师们能够将最新的知识产权政策变化传达给学生。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必须上专利代理实务、商标代理实务、版权代理实务、专利文献检索等课程,从而获得较多的实践操作培训。目前,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已经毕业两届,这些学生大多在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工作,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
法学专业学生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也具有福建工程学院自己的特色。法学院设有法律诊所,由专门的老师带领学生从事法学实践活动,例如针对实际或模拟案例进行分析,帮助解决问题。法律诊所还会定期举办社会免费咨询活动。福建工程学院法学院还与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合作,在福建工程学院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分站。法律援助中心分站会接受社会咨询,帮助一些社会弱势群体解决法律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对能力。当然,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模拟法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等课程,可以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知识产权和法学两个专业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都比较强,同时也得到社会上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