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 星期日

蒙古国大选候选人炒作“中国威胁论” 网友怒怼:这个锅我们不背!

来源:环球网 新华网 编辑:林峰峰

blob.png

网络配图

打开主流西方媒体的网站,会发现上面有很多对于“中国威胁论”的报道。这种报道有不同的版本:以BBC为代表的媒体更多是相对有逻辑的报道;以CNN为代表的是相对偏重煽情的报道;以《纽约时报》《华盛顿自由灯塔》等为代表的是更具意识形态色彩的报道。这种区别与不同媒体的商业运营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鉴于BBC在西方媒体中“首屈一指”的地位及其中文网站运营比较成功,文中的例子更多选用的是BBC新闻。需要说明的是,受资金来源等因素影响,相对来说BBC是一家具有反商业化理念的西方媒体,对为了博人眼球而刻意制造噱头的行为相对具有一定的自我反思和控制,但即使如此,在 BBC的有关报道里,很多在中国人来看既缺乏事实基础,又缺乏内在逻辑的“中国威胁论”仍然广泛存在,由此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在更深层次上去分析和探求“中国威胁论”被西方媒体以及受众广泛认可的原因。因为只有找到这样的原因,才能真正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

简要回顾近年来BBC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发现其中引起西方民众对中国负面印象的报道涵盖面很广,包括了军事、内政、经济、民生和少量的法律、教育(多以民生报道的方式体现出来)在内的各个方面。

继续深入分析这几类文章的逻辑,发现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构建的“中国威胁论”呈金字塔型,不同类别的文章分处金字塔的不同层次。其中,不涉及法律和教育内容的民生类文章,例如高房价引发年轻一代的焦虑感等,处在 “金字塔”的最底层;针对教育和法律内容的民生类文章处于倒数第二层;内政类的文章位于倒数第三层;军事类的文章位于倒数第二层;而高居金字塔尖的,是经济类文章。位于“金字塔”的每一层的报道,都是其上一层报道的有力证据,而上一层报道,又是紧邻的下层报道的集中体现,并暗示性地表明了下层报道出现的深层原因。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一“金字塔”体现的,并非是这些元素在中国社会中的逻辑关系,而是深藏于BBC报道中的,引导西方民众将中国视为“威胁”所暗中使用的逻辑关系:即用来自中国的案例,诱发西方民众本来就存在的负面情绪,并将其指向中国;其运作机理,是心理学上的“移情”,表现则是西方受众将源自自身历史以及社会实践累积的负面情绪,归因于中国,将负面情绪带来的攻击行为,包括心理、话语乃至行动层面的攻击行动,指向中国。

1 2 3 4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