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星期六

“眼球经济”?炸鸡店名"叫了个鸡"湿巾仿制安全套捆绑外卖中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颜学辉

店号如人名,也算拉动眼球的“注意力经济”。可惜的是,时下不少店铺为让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竞相在“恶俗”上打主意,让人大跌眼镜!

事实上,商家看重“眼球经济”是无可厚非的。一个好的店名就是一块招牌,一笔资产,能锦上添花,在无形中给商家带来商机。但是,好的店名除了易懂好记,有广泛的认知度,富有亲切感,能吸引顾客的眼球之外,还应雅俗共赏,具有一定的文化含量。昔之商家苦心孤诣地在店名上吸引眼球,绝不是比拼恶俗,而是比拼高雅,比拼书卷气。

现今商家之所以对恶俗店名情有独钟,除了青睐“注意力经济”之外,更多的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比如一个人想吃串串香,从理论上说,他会选择味道最好、营养最丰富的店,但由于信息、时间的限制,所以这个人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选择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叫“鬼子”的串串香店恐怕就是想讨这个巧。如此媚俗、好怪,“眼球”肯定是能引来一些,但常常是弄巧成拙,招来消费者的口诛笔伐。

鼓浪屿恶俗店名遭讨伐 “二奶”“晓三”泛滥

从去年广受网友褒奖“有创意”的“陈罐西”,到后来跟风出现而在网上毁誉参半的“周星瓷”、“联邦调茶局”,再到最近备受网友指责其“秀下限”的“晓三店”、“二奶铺”,鼓浪屿上的“创意”店名,正经历着一场网络舆论“三级跳水”。

有营销界人士称,对于绝大多数店家而言,不论其店名迎来掌声还是骂声,只要能赢得关注,就是一次成功的广告,但是,坏的“名声”终将给环境、给自身带来恶果。

谐音店名

一家走红万家跟风

这一波“创意”店名潮的源头,当属龙头路上的“陈罐西式茶货铺”。这家2010年就已经开业的茶货铺由于有大量罐装茶叶,再加上合作商姓陈,于是店主灵机一动,取了这么个店名。去年年初,这个特别的店名在微博的转发下一炮而红。

一家走红,万家跟风。继“陈罐西”之后,“周星瓷器店”、“张伯芝华士酒吧”、“张伯芝士汉堡店”等借用明星名字谐音的店名纷纷出现,甚至连卖香肠的流动摊点,都打起了“谢亭疯烤香肠”的旗号。

··然而,高密度的跟风渐渐引起网友们的“审美疲劳”。几个月前,龙头路一家正在装修的茶店,以其“联邦调茶局”之名再次引燃网络。网友们分成五五对开的褒贬两派。“褒派”认为,这名字朗朗上口又好记,而且不再套用明星名字的谐音,显得有新意;“贬派”则认为,即便不再借用明星名字,但说到底还是走谐音套路,让人审美疲劳,而且鼓浪屿的“琴岛”之名也在大量类似店名的“熏陶”之下逐渐变成“恶搞岛”,正如一位“贬派”网友点评的“一个两个是创意,三个四个是俗套,一堆一坨是烂调”。


1 2 3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