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长崎市带来多种新鲜美味的长崎鲜鱼虾
中国网福州7月1日讯(记者 李琳珊)由福州市政府、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福建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渔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17渔业周·渔博会于6月30日-7月2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届渔业周·渔博会积极融入“海上福州”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28家企业参展,国际化进一步彰显。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届展会国际展区面积达3000平方米,特别是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韩国、斯里兰卡五个渔业大国,均由其国家渔业署协同渔业协会,组织水产企业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展,对外经贸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
世界最大海鲜生产国之一的印度尼西亚是第二次组团参展,展出面积270平方米,是2016年的5倍。印尼海藻协会和12家印尼企业带来水产品、冷冻水产品、虾、休闲鱼类、藻类等5大种类产品。
印度尼西亚展区的面积是去年的5倍
“中国市场发展快速,福州是渔业方面充满希望的城市。”印尼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丹帝告诉记者,2016年,前来参展的一家印尼企业成交金额达400万美元,希望此次参展的印尼展商能有更大收获。
泰国渔业司官员妮姹帕·蒂莎雅蓬(Nichaphat Dissayaphong)女士介绍,泰国展团由泰国渔业司和泰国冷冻食品协会组织首次参展福州“渔博会”,共有6家企业带来充满泰国风味的初加工及深加工海鲜食品。
韩国水协中央会上海代表处亦携手法人名品海苔、韩味来、S·L·S、青海浪等4家水产企业参展,带来生蚝、冷冻海鲜、海苔等多样化的韩国水产品。本届展会韩国展区现场负责人宋彦华女士表示,希望借此机会了解福州的水产品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商超、电商等销售渠道。
韩国展团带来生蚝等多样化的韩国水产品
近年来,福建充分发挥海外资源优势,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着力实施渔业“走出去”战略,与东盟、欧盟、非洲、澳大利亚等渔业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
福建是我国远洋渔业始发地。经过三十余载创业,福建远洋渔业布局三大洋、八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成为世界远洋渔业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截止2016年底,福建远洋渔业产量达29.2万吨,总产量25.6亿元。外派远洋船队规模达540艘,约占全国五分之一,船队规模增量全国第一。远洋渔业企业已在境外投资兴建远洋渔业基地9个,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建设境外水产养殖基地7个,产值12亿元。
本届渔业周·渔博会同期举办全球渔业交流合作会议,以“加强渔业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实现共赢发展”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