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星期二

沙县:凝聚发展新气场 提升干部精气神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 编辑:范璇妮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转型进入攻坚期,多重困难交织、多项任务叠加和多元挑战并存的发展态势,需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敢作为、勇担当,以更大热情和更足干劲推动新常态下新发展。为了解新形势下市(县)区委书记干事创业现状,凸显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敢为、能为、有为”执政新风貌,客观反映领导干部致力改革发展、民生改善的好做法、好经验。近日,人民论坛记者就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深入福建沙县展开实地调研。

“实说实干,敢拼敢上”……自去年8月以来,福建沙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增激情、敢担当、破难题”活动,将“长跑”和“短跑”结合,治庸和激励并举,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擂响了新一轮干事创业战鼓,全县上下真正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image.png

七峰叠翠景区拆违现场

健全一线考察,激活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沙县,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素有“金沙县”之称,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福银、三泉、厦沙等三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铁公机”一应俱全。

“面对沙县发展大好机遇,我们必须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对沙县的发展,县委书记杨兴忠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把工作抓上去,当前尤其要解决好干部精神状态问题。”

“我们开展‘增激情、敢担当、破难题’主题活动,就是要破解难题和推动发展。”杨兴忠书记说,活动初定用三年时间进行,每年一个主题,去年的主题为“重大项目百日攻坚大会战”,今年为“项目攻坚年”。

为了打好这场战役,沙县制定《“增激情、敢担当、破难题”活动干部考察选配办法》,通过专项考察、即时考察、日常考察等方式,在一线中考察识别干部,把干部在重点项目一线工作中的表现情况作为选拨使用的重要评判标准,鼓励干部到项目组、企业等一线发挥作用。

同时,成立了9个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县领导带头担任指挥部指挥长,各指挥长对表现好的干部具有任用推荐权,对不配合的干部有否决权。

战役打响以来,沙县先后抽调200多名优秀干部到一线工作,啃下了征地拆迁、片区改造、风险楼盘处置等不少“硬骨头”,完成了鹰厦铁路改线、七峰叠翠景区项目违建拆除、厦沙高速、快递物流、林场改制、一河两岸景观改造等82个重大攻坚项目,进一步激活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干才有为,有为才有位。2016年9月以来,全县先后两次对一线干部进行考察,提拔使用优秀干部10名。

image.png

风险楼盘处置现场

探索容错纠错,释放干事创业的“洪荒之力”

近年来,党中央正风肃纪、“拍蝇打虎”,深得民心。但也有极少数干部发出了“为官不易”的感叹,滋生“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消极心理。

为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沙县探索容错纠错制度,出台了《关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的若干意见》,明确“为公不为私、经集体研究、不贪不占”三个容错原则,区分错误与失误的界限,实事求是,宽严相济。

如原县政府一副县长因违规领取补贴,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换届中被调整岗位。县委主要领导了解到该同志工作能力强且工作经验丰富后,通过细致的思想引导,给平台压担子,将公路、铁路、机场、通航等四个项目整合为交通旅游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指挥部,让其担任指挥长,其他副县长担任副指挥长。

县委在政治上的鼓励和正向引导,让他在较短时间内消除顾虑,放下思想包袱,主动作为,敢抓敢管,带领团队仅70天就攻破困扰南三龙、厦沙、鹰厦线改造等长达2年的9个征迁难题。在他的影响下,城建指挥部仅3个月拆除长达10余年的违建92栋1.3万平方米。去年大会战全县涉及重大项目的127个难点节点在5个月内全线突破。

又如原沙县虬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因管党治党不严,造成职责范围内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去年年底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县委经深入了解实情后,考虑到该同志在担任街道书记期间,由于主要精力放在征迁任务上,未能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本着宽容原则,将其调整到县交通运输局任正科级干部。

为担当者担当。沙县科学把握容错界限、合理运用容错结果、为干部澄清正名……这样的举措彰显了沙县发展的大气,筑牢了沙县发展的根基,不仅给各级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更提振了他们的“精气神”,让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

image.png

沙县县委杨兴忠书记接受记者专访

发挥正向激励,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从严从紧的党员干部管理监督之网,既对各级干部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我们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时,也要以正向激励的方式对干部予以正面引导和人文关怀,激发他们潜能。”杨兴忠指出,近年来,沙县通过了解关心基层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基层干部患重大疾病、夫妻两地分居、住居安居等实际困难,不断提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

如沙县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副所长黄秀泉,先后进行了两次肾移植手术,身患重病,但仍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从事水稻育种工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级表彰,获得“全国农业先进个人”、“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县委真情关怀这位生病住院、家庭困难却成绩突出的基层干部。建立常态帮扶机制,给予廉租房费用和医药费用补助,实行县委领导挂钩联系帮扶制度,解决其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组织的关怀下,黄秀泉继续以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融入到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中,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成为先进典型。

image.png

沙县一河两岸景观改造工程竣工项目

为干事者撑腰,为担当者鼓劲……换届以来,沙县县委在上级党委和组织部的指导下,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工作,着力从心里上疏导、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怀、政策上倾斜等方面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使基层干部安身、安心、安业,为沙县经济建设凝聚合力、激发活力、增添动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本次调研,记者通过深入了解党的建设、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对话干部,聆听群众心声,真切感受到沙县干部心无旁骛、实实在在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更是记在心里。当下,全县上下正以高度的自觉自律,攻坚克难,奋力前行。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