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1 星期四

鼓浪屿申遗成功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

来源:综合 编辑:林峰峰

blob.png

当地时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大会在波兰古城克拉科夫拉开帷幕,会议为期11天。今年被提名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共有34个项目,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和福建省鼓浪屿分别申请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上述消息让很多人振奋:如果可可西里和鼓浪屿全部顺利入选的话,中国的世界遗产将达到52项。届时,中国有可能与意大利并列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拥有50项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二。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主要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的措施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上述遗产。

那么,什么样的“遗产”才能进入这个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例会,即开头提到的世界遗产大会,其主要职责是审核、批准新申报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1977年,首届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

世界遗产并不是单指文化遗产,它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文化景观4类,其中世界文化遗产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等。1987年,中国长城、明清皇宫等首批6个遗产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与“湖北神农架”成功入选世界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0项,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1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遗产30项,文化景观5项。

为何青海可可西里与福建鼓浪屿本次冲刺“世遗”?

一位专家对记者表示,可可西里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这应该是其能冲击世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鼓浪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是独具一格。

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被公认为是“人类最后一片净土”,是高寒生态系统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这里具有举世无双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有210种植物,其中有72种为青藏高原特有,如短梗藓状雪灵芝、青海翠雀花、可可西里点地梅等;有脊椎动物75种,包括哺乳动物20种、鸟类48种、鱼类6种、爬行动物1种,有12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种,如藏羚、盘羊、野牦牛、藏野驴,以及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动物。

鼓浪屿是厦门岛西南隅一座面积1.8839平方公里的小岛,自宋代开始有人定居,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1646年开始屯兵鼓浪屿训练水师,1661年以此为基地出兵,次年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岛。鼓浪屿见证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国在全球化早期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是全球化早期阶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与互鉴的典范。

不过,遗产地被列入世遗名录并非从此一劳永逸。该名专家也对记者表示,评选“世界遗产”有一套详细、严格的标准,只有符合要求的才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要是放任不管使其遭受破坏的话,也可能会被警告甚至“摘牌”。

“申遗”成功之后,如何保护利用便成为一个重要议题。考古专家王巍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应当鼓励文化遗产开发或利用,不能将之单纯认为是地方政府为了通过开发旅游来拉动经济,但一定要将保护放在第一位。

“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当保护、利用发生矛盾时,利用要让位于保护,绝不能以破坏文物为代价。”王巍强调,做好这项工作要掌握合理利用的“度”,“各部门要协商沟通,达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目的。”

1 2 3 4 5 6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