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毕业被悄悄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仪式”。“毕业旅行”“毕业聚餐”“拍不同着装的毕业照”……活动越来越丰富,毕业账单也越来越长。近日,据媒体报道,调查显示,有68%的大学生在毕业季花费超过4000元,甚至有2%的人毕业消费超过10000元,仅10%的大学生毕业消费在2000元以内。
“什么是哥们儿?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珍惜同学情谊,通过消费来增进同学感情,为毕业增色,并非毫无理由。但是,奢华的“毕业消费”有“打肿脸充胖子”之嫌,并不值得提倡。
有网友在微博中说,毕业生在旅行中磨炼、成长,比待在学校强百倍,不在任性的时间里任性一次青春,会后悔。这种观点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忽视了多元毕业纪念方式存在的价值,也没有看到奢侈的毕业消费带来的弊端。
一方面,奢华的毕业消费,容易让学生形成炫富和攀比的心理。在调查中,超六成受访者表示“毕业基金”来源于父母“赞助”,且对拿父母的辛苦钱过度消费并不介意。于是,一些同学持着“毕竟是大学最后一次了,放纵一下也无妨”的心理,大肆消费,挣足了面子;而那些平时不善交际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受此影响,跟风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