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现在无名路上的“葛宇路”路牌
近日,一则《如何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命名的路》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传。文章中称,一位名叫葛宇路的学生从2013年起寻找地图上的空白路段,并贴上自制的“葛宇路”路牌。随后,高德地图等地图收录这条道路,这条本来无名的道路竟以“葛宇路”这个人名来命名。11日,记者从双井街道办事处了解到,这条道路目前其实还没有正式被命名。(7月12日《北京青年报》)
一个不争的事实,路就在哪里,对于周边的百姓而言,叫什么、怎么叫,其实就是一个符号,就象过去农村把孩子唤作“阿狗”、“贱婆”之类的,雅与俗倒在其次,叫多了约定俗成了,便成了公认的指示符号,就算有一天发达了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恐怕也难以让人记住。道路命名同样如此,周边百姓或许没有管理上的命名权,但不缺乏称呼认同的心理,例如,不少城市都有人所共识的“花街”、“好吃街”之类的,这都不官方的命名,都是认同积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