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星期六

莫让传统习俗害了你!淄博一产妇坐月子中暑身亡只因一句“都是为你好” 如何正确打开坐月子方式

来源:东北新闻网 编辑:罗晓英

近几日的高温天气,导致不少人中暑住院。7月9日,淄博一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因为中暑,最后不治身亡。送医时,产妇体温高达40多度,心脏和肝脏都有不同程度损伤。家人曾解释,为坐好月子,家里不开风扇、空调,产妇穿着长袖长裤,还盖被子。

坐月子算是一种“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了。在生产后,产妇不能吹风、不能洗澡、不能刷牙,甚至不能下床走……这样的坐月子方法世代沿袭,流传至今。新妈妈一边享受着初为人母的喜悦,一边承受着“都是为你好”的观念和习俗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月子在西汉《礼记内则》中被称为“月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产后必须的仪式性行为。且由于古代生存条件差,医疗设施不完备,很难保证有清洁的水源和温暖的环境,所以才有了坐月子这一习俗,为的是将产妇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现如今医学昌明,卫生条件大为改善,人们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日益加深,可很多地方的人们还是打着“祖先智慧”的旗号唬人,固守一些过时落后、没有科学依据的“老规矩”。

所以见得,传统的未必全是正确的、科学的。这些年发生类似事件的产妇们,不只是被捂月子“热死”,更是深受传统陋习的毒害。传统“坐月子”中的一些习俗亟需依据时代的变迁重新审视和改正。

除此之外,家人在护理产妇月子期间,更多地考虑到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其恢复身体,往往忽略了产妇的心理困境。身份的转变带来的情绪紧张,身材的改变带来的心理落差,特别是与旧观念冲突时却要忍而又忍的无助和绝望,都是降低产妇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那些流传至今的传统规矩,必然有他的可取之处,但如今时过境迁,更应该改变价值观念,去伪存真。辩证的对待、发展、运用传统习俗,依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为孕妇生产、休养提供科学护理措施,遵守科学常识做好休养,才能让月子更“时髦”,更幸福,更具有时代气息。


闽ICP备11004081号-2 邮箱:200822659@qq.com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