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福州7月19日讯(记者 李琳珊)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情系军营 长歌东南—— 吴仕长作品音乐会”即将在福建大剧院上演。
本场音乐会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东南联络部、福建省歌舞剧院主办,中国网海峡频道联合主办。中国网记者日前专访了青年艺术家、原创音乐唱作人吴仕长。在他心中,有一个执着的音乐艺术梦想:用音乐发出普通老百姓心底的声音,刻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图景。
“创新传承优秀文化是青年文艺创作者的使命”
吴仕长是福建三明人,出身于音乐世家,是一位集作词、作曲、音乐制作、演唱于一身的全能型音乐人,军旅歌曲唱作人。他曾在部队服役16年,创作了上千首音乐作品。
他的创作风格丰富多变,涵盖流行、通俗、民族、美声等多种风格。在创作中,他喜欢尝试各种创新方式,用现代的、流行的音乐元素表现出充满正能量的音乐作品。
比如,他的原创歌曲《道相思》中,把古典的京剧戏曲元素和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又如,他和创作了《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脍炙人口的歌曲的著名词作家蒋开儒老师合作创作《中国梦》,在美声歌曲里融入流行、通俗的音乐风格。
“在国粹、古典、民族音乐中融入现代、流行的音乐元素,用新的音乐表现手法传递新时代的正能量,是青年文艺创作者的历史使命。”吴仕长告诉记者,创新音乐手法,以传承发扬优秀文化,是他一直秉承的创作思路和原则。
“根植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不变法则”
吴仕长出生于音乐世家,母亲是他的音乐启蒙老师,家乡淳朴的风土人情带给他深深的童年记忆,火热的部队生活在他身上烙下“军魂”印记。
他自幼热爱音乐,喜欢通过音乐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抒发对生活的情感,表达自己对时代的看法。
他的作品题材涉及面广,既有对祖国河山和八一军旗的赞美与讴歌,亦有对钢枪和玫瑰的思辩与诉说,用词朴素而精准,生动而富有质感,谱写的旋律优美、大气、感人而富有中国味道。
吴仕长2014年退伍转业,2015年创作表达退伍军人对部队依恋之情的歌曲《信仰》,歌词中“一天是军人,一生都是军人”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战友们的鼓励;他的原创歌曲《等到最后的你》真实刻画部队官兵的婚恋情感生活,展现军人铁骨铮铮又柔情似水的一面;另一首原创歌曲《我的爸爸在北京》,从军人孩子的视角,刻画出一位军人父亲的伟岸形象;他近期新创作的歌曲《鼓楼》,则深情讴歌东南故土风土人情,表达八闽赤子对这片热土的自豪和骄傲。
他在歌曲创作中,追求一种既古典又通俗,既崇高又朴素的音乐风格,致力于用音乐传递新时代的正能量。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吴仕长看来,这个时代不是流行什么就需要什么,而是时代需要什么才流行什么。
他一直坚守一个执着的音乐艺术梦想:用音乐发出普通老百姓心底的声音,刻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图景。“不论流行怎样改变,根植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不变法则。”吴仕长说。